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11月工作会议点评:强化同业存款利率自律影响如何?

2024-12-01 20:35:04 和讯  光大证券王一峰/赵晨阳
  事件:
  11 月28 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以下简称《同业存款自律倡议》)和《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以下简称《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同业存款自律倡议》于2024 年12 月1 日生效,为避免增加银行年末流动性压力,利率自律机制设置了一个月的缓冲期,自2025 年第一季度起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正式纳入MPA 评估考核。针对两项倡议,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政策影响如何?
  点评:
  一、现阶段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总体偏高,需要系统性压降《同业存款自律倡议》计划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政策出台的初衷,我们认为有两方面:
  其一是,10 月份OMO 利率下调20bp 至1.5%,但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相对粘滞,并未跟随下移,造成市场收益率曲线在短端存在“凸点”,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据《金融时报》报道:“2022~24Q3,央行政策利率从2.2%降至1.5%,而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基本不随央行政策利率变化,始终维持在1.75%左右的水平”。
  从非银体系存款自身特点看,由于其体量较大,议价能力较强,非银存款与银行体系其他存款相比在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常常需要一事一议。特别是今年以来,由于一般性存款利率系统性压降,存款“脱媒”趋势较强,一般性存款增长与非银存款增长之间出现此消彼长的“跷跷板效应”。今年1-10 月,非银存款增加5.7 万亿,同比多增5 万亿,且明显高于2019-2023 年同期均值1.7 万亿;而居民和企业存款合计增加8.3 万亿,同比少增9 万亿,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13 万亿。更进一步,由于核心存款变得稀缺,出现了银行争揽同业负债的情况,造成即便在央行连续降低OMO 政策利率的背景下,同业存款利率依然较难下行。
  其二是,面对银行体系净息差压力,同业存款利率成为影响干扰银行负债成本降低的又一重要因素,需要予以有效下降稳定NIM。另外,前期银行体系一般性存款挂牌利率多次下调,同时整改了较高付息率的对公活期(和类活期)“手工补息”存款,但由于同业活期和对公活期之间存在较大价差,也出现了一些企业活期绕道资管产品或财务公司存款进行套利的行为,变相恶化了银行体系负债结构,推高了综合负债成本。上市银行2024 年中报数据显示,31 家上市银行平均负债成本、存款利率和同业负债成本,分别为2.06%、1.87%、2.53%,较年初下行4bp、7bp、上行7bp,同业负债成本偏高问题较为明显。
  二、同业活期存款“量大价高”,利率规范后将推动同存短端利率更加贴近政策利率
  根据《同业存款自律倡议》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纳入自律管理的安排,非银同业活期存款被分为两大类:
  (1) “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的同业活期存款主要体现支付结算属性,应参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现阶段,我国共有26 家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包括:① 以上交所、深交所为代表的各类交易中心;② 中证登、中债登等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③ 上金所、票交所等其他交易设施与交易报告库;④ 银联、网联等清算结算系统和征信系统。这些金融基础设施公司为金融活动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主营业务收入应来自登记、托管、结算等服务费。但实践中,金融基础设施存在沉淀资金,且均为同业活期存款,由于体量巨大,银行支付的利率水平往往较高。现阶段,部分基础设施机构存款利率参照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62%),未来在降息后将参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0.35%),预估利率降幅明显。
  (2) “除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外的其他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应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其他非银同业中的高利率存款,包括但不限于:同业托管账户“趴账”活期存款、证券期货公司的保证金存款、“手工补息”整改后财务公司活期存款、银行与非银机构签订的“约期存款”等“类定期”存款。这些活期与“类定  期”存款,需要参考7 天OMO(1.5%)综合付息率进行上限管理。若按照《金融时报》报道的1.75%利率,则降幅需要大于25bp。
  同时,政策还规范了非银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的定价行为。指出“若银行与非银金融机构(含非法人产品)约定同业定期存款可提前支取,提前支取利率原则上不应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0.35%)”。此举与前期规范协议存款提前支取条款、叫停靠档计息存款的态度一致,即存款人需要在流动性和收益性上进行选择,不能既享受支取便利,又收取较高利息。同业存款提前支取行为规范后,可能涉及货币市场基金和现金管理类理财的“受限存款”问题,我们预估对应产品将大概率接受并调整为活期存款。
  压降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将推动同业活期利率向政策利率收敛。总体看,政策可能起到较好效果且衍生影响可控。与对公“手工补息”存款整改不同,叫停“手工补息”可能驱动资金在存款曲线和市场曲线两条线之间运动,而同业活期利率下降只涉及资金在市场曲线上的移动。鉴于市场曲线传导效率较高,因此不太会形成较大冲击,即针对非银同业活期存款的利率控制,能够直接带来活期付息率下行,衍生影响不大。当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下行后,收益率曲线形态在短端将更接近于政策利率,这可能小幅度影响NCD 供需,但预估幅度不大。非银同业活期利率下压后,货币市场基金(MMF)收益率小幅下行,但尚不至于严重冲击由NCD 和MMF 之间由“税盾”构筑缓冲垫,因此对MMF 体量也不会形成较大影响。
  三、非银同业活期整改后预估改善银行NIM 2bp,对银行经营形成利好本轮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下调,参考7D-OMO 政策利率水平,并明确同业定期存款可提前支取,提前支取利率不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我们基于主要18 家上市样本行2024 年中报数据测算本轮同业活期存款降息影响,假设如下:
  ① 以银行报表中“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规模代表同业存款规模,其中“即期偿还”部分假定为活期部分。暂未考虑本质为活期存款的“类定期”。
  ② 按照《金融时报》表述,假设各家行存量同业活期存款定价在1.7%-1.8%左右,若此部分定价调整至1.5%附近,利率降幅在20-30bp 左右;同时,假设金融基础设施机构存款利率降至0.35%定价,因此分别按降20bp、30bp、40bp 做分情况测算。
  数据显示,18 家样本行2Q24 末同业存款规模约28 万亿,其中即期偿还部分15 万亿,占比53%左右。以此扩展,42 家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付息负债规模合计260.3 万亿,其中同业存放、拆入款项合计24.9、4.8 万亿,合计29.8 万亿,假设42 家上市银行同业活期占比同18 家样本行一致,即均为53%,对应同业活期存款规模15.8 万亿。基于以上数据静态测算,结果显示:
  将同业活期存款纳入自律后,预估非银活期存款利率降幅20~40bp,对应减少样本行利息支出300~600 亿,改善净息差1.1~2.2bp。我们倾向于认为,中性假设下,将同业活期存款纳入自律后,预估非银活期存款利率降幅为30bp,涉及规模15 万亿左右,对应减少银行体系利息支出450 亿,改善银行业净息差2bp,并预估主要在25Q1 予以反映。
  四、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有利于推动对公存款及时反映利率变化趋势11 月28 日会议,还宣布了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此举主要考虑的是提升利率自律的效果,保证各会员银行在利率变化时“齐步走”,同频共振,避免不必要的存款运动。
  “存款服务协议”是“银行与对公客户签订关于框架性服务内容的协议,其中包含利率等多个存款关键要素。客户可在协议期内任意时间办理协定存款、定期存款等业务,并提前锁定未来一定时间的利率”。在锁定存款利率的情形下,即便实际存款并未发生,但客户依然可以以“服务协议”约定的价格进行存款。这存在几方面问题:① 降低了利率政策传导效率,使得市场变化不能够有效传递到负债端;② 实际存款行为尚未发生,而关键要素早已提前确定,银行经营不够审慎增加了利率风险。③ 不符合国际惯例。
  “利率调整兜底条款”针对的是银行与对公客户签订的“存款服务协议”锁定存款利率的情况。“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引入,有利于降低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较快反映政策导向,减少存款在不同银行间跨行搬家。短期看,是降低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的举措。
  五、风险提示
  1、 政策落地整改节奏不及预期;
  2、 银行体系负债端成本未有效压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