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又失守3100点,高位股开始退潮!但这类股票今天批量“地天板”

2024-05-31 06:43:41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摘要
5月30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冲高回落失守3100点,科创50指数涨超1%。板块方面,商业航天、汽车拆解、存储芯片、中船系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电力、房地产、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本周A股第4个交易日已结束,相信越来越多人正意识到市场当下的困境 持续缩量+轮动提速=反复震荡存量资金的博弈是越来越“卷”了

5月30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冲高回落失守3100点,科创50指数涨超1%。截至收盘,沪指跌0.62%,深成指跌0.32%,创业板指涨0.11%。

板块方面,商业航天、汽车拆解、存储芯片、中船系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金属、电力、房地产、煤炭等板块跌幅居前。

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500家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7233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49亿元。

本周A股第4个交易日已结束,相信越来越多人正意识到市场当下的困境:

持续缩量+轮动提速=反复震荡

存量资金的博弈是越来越“卷”了。

昨天市场第一波上冲还能从9:30坚持到10:30,今天就提前到10点。

昨天的电风扇吹了10多个题材,好歹大家都涨过;今天轮动还有,但更多板块盘中索性不冲高了,直接低走。

这种情况下,持币观望或许是最轻松的策略。也不用勾心斗角去埋伏、卡位,等一个“物极必反”,行情真好起来再入场,岂不美哉?

但只要不是永不炒股,复盘还是不能少的,下面就一起来看。

为何午后开盘跳水?

今天A股早盘的表现还算正常,三大指数都窄幅震荡,收盘时创业板指小幅上扬,科创50指数涨超1%。

但下午一开盘,随着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跌幅扩大,指数也迎来近20分钟的持续跳水。

其中沪指跌势最明显,其他指数稍强。

统计显示,这段时间的下跌主力正是中字头、银行、煤炭等权重股。

全天表现来看,在沪指成分股中占比偏高的银行、地产、电力、油气等板块确实领跌。

但,下跌原因何在呢?

首先,午间确实没有突发重大利空,大家不必过于恐慌。

这里列举一些比较客观的分析。

(1)有观点认为,美联储官员本周的鹰派发言更是让市场担忧后续利率进展,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也令亚太市场集体承压。

(2)临近月底又恰逢“出金日”,资金进攻欲望减弱、兑现意图增强;叠加市场量能萎缩,下跌时承接力度较弱。

(3)以沪指为例,上周五以来,震荡的箱体下沿约在3087一线,资金选择在等低的点位争夺,而非执着于3100点关口,更有利于形成反弹合力。

以及,如我们上周日所说,再往下还有年线位置(目前约3073点)的博弈,目前市场就是在缩量震荡中,等待方向的选择。

多只1元股日内“地天”

目前短线连板的上限仍卡在3板,昨天好不容易“3进4”的郴电国际(600969),今天也“天地板”了。高位股也有所退潮,湖南黄金(002155)跌停,北方铜业、盛达资源、紫金矿业云南铜业(000878)等跟跌。

而与此同时,无人在意的角落,一批股价跌到1元附近的股票,正试图逆天改命。比如中银绒业在三连跌停后,今天走出地天板。

盘中跌到0.92元的雅博股份,也走出地天板,收盘价1.12元。

以及昨天跌停、今天开盘低至1.09元的申华控股(600653),也很快拉升至涨停,走出准地天板。

类似的深水拉起,还发生在吉视传媒(601929)、华闻集团、鹏都农牧等个股上。

据媒体报道,近期多家上市公司试图逃离面值退市的悬崖边缘,紧急抛出了诸如股票回购、大股东增持、寻找新股东注资等五花八门的“自救”措施。

但相应地,“保壳”动作通常也会引起监管部门重点关注,所以参与1元股的同样风险不小。

此外,过去每逢行情低迷,部分场内资金会选择在ST板块抱团,但今年情况有点不一样了。目前,ST板块整体仍处于跌停潮状态,仅少数个股逆势涨停。

商业航天板块能否破局?

其实场内资金也试图在日渐常态化的高速轮动中,寻找一个能“穿越”的新题材破局——就像四月底走强的合成生物。

昨天刚诞生就高开低走的商业航天概念,今天低开高走且稳在了高位,涨幅远超半导体、汽车服务等其他领涨板块。

成分股中,西测测试20cm涨停;航天晨光(600501)3连板,连续两天放量高换手。

消息面上,昨日下午,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25星—28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谷神星一号已成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明星产品,是我国最早启动高密度发射交付的民营火箭,在陆地成功发射多次。而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针对海上发射需求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为四级固体商业运载火箭。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布局。斯瑞新材表示,公司参与了蓝箭航天投资。同时公司液体火箭推力室内壁产品通过了商业航天各主要客户的多次试车、发射验证,并在下游客户的实际发射中获得成功,目前主要客户有蓝箭航天、九州云箭、星际荣耀等。

光大证券预计,2024年中国卫星(600118)互联网产业规模有望超过7200亿元,我国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及服务行业潜力巨大。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