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加速出清 优胜劣汰效应进一步显现

2024-06-05 00:00:00 证券时报 
新闻摘要
证券时报记者胡华雄王军在资本市场新“国九条”、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的大背景下,叠加年报季后因素,近段时间A股市场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公司和退市公司数量均大幅增加,A股市场优胜劣汰出现加速趋势。资本市场有进有出,才能够有效清除市场中的“害群之马”,并为真正优质的上市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市场生态也在发生变化,上市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被投资者抛售,甚至有的已连续22个交易日跌停

证券时报记者 胡华雄 王军

在资本市场新“国九条”、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的大背景下,叠加年报季后因素,近段时间A股市场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公司和退市公司数量均大幅增加,A股市场优胜劣汰出现加速趋势。

有专家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严格的退市制度下,后期A股市场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有进有出,才能够有效清除市场中的“害群之马”,并为真正优质的上市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风险警示和退市公司

近期大幅增加

随着最严退市新规落地,退市标准更加严格,今年以来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或退市风险警示(*ST)的公司数量相对去年同期明显增加。

据Wind数据,截至6月4日,今年以来A股已有99家上市公司因财务指标未达标或公司内部控制、持续经营存在问题,被实施风险警示(含*ST或ST),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具体来看,55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44家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其中,多数公司是在2023年年报发布后被实施风险警示,自4月29日以来,有83家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或退市风险警示。

从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原因来看,多数触及财务红线。具体原因包括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审计意见,或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等。

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司,多数因为最近一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最近一年审计报告带有“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的表述、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公司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等。

“新‘国九条’的出台,对于这些公司的影响属于制度制定的正常影响,因为制度就是要正本清源。造假、大股东占用资金等重大问题,这些在过去备受市场诟病。”天朗资产总经理陈建德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在风险警示之外,新“国九条”、退市新规等也在加速市场出清。

新“国九条”发布的大背景之下,退市新规收紧了财务类退市指标,重点打击财务造假和资金占用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瞄准“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加大出清力度。

在此背景下,市场生态也在发生变化,上市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被投资者抛售,甚至有的已连续22个交易日跌停。其中,有部分公司因5月6日以前的股价本身较低,在被*ST或者被ST后,股价接连下跌并连续跌破面值,由此提前锁定了“1元退市”。

“A股市场上的退市指标主要还是在财务类退市方面,需要多年ST,才能走完退市流程,而即使如此,因为财务类指标限制,也会有不少上市公司在最后期限上进行财务类操作,使得最后一年指标符合标准,从而规避退市,这也导致了过去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很难起到实际作用。”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

新一轮退市改革落地,退市标准得到进一步严格强制,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财务类退市、交易类退市、规范类退市等四类退市指标优化完善。宝晓辉认为,退市新规落地后,将会对上市公司后续操作带去指导性影响,鼓励上市公司加强公司建设,增强盈利能力,给投资者更好的回报。

压力之下

相关公司面临考验

自新“国九条”发布后,代表风险警示股整体表现的ST板块指数开启新一轮跌势,截至目前,仍未有明显止跌迹象。另外,对于一些近期触及强制退市标准的公司来说,跌势则普遍更为猛烈。

总体来看,相关公司股票价格正在被市场选择“用脚投票”。

银泰证券策略分析师陈建华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经营的角度看,被实施风险警示本身就表明上市公司自身在持续经营、财务状况、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瑕疵,其将对上市公司声誉、市场地位等产生作用,进而可能进一步冲击上市公司经营;从融资的角度看,被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将面临融资能力下降、融资成本上升等问题,同样对公司现金流、经营活动等形成考验。

面对这样的情况,此类上市公司该如何应对,尽力减小或消除相关影响呢?如ST加加近日表示,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8.1条(四)被实施了其他风险警示。公司已深切认识到该事项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目前相关方正在整改中,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合规意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公司运行,防范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ST英飞拓(002528)表示,公司积极采取多项举措,力争尽快消除内控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所涉事项及其影响。

不久前,*ST银江董事长王腾发表了一份致全体股东的一封信,信中也提及内控问题,表示公司将重新审视内控体系,进行专项内控自查,进一步加强内控建设,提高持续规范运作能力及信息披露水平,落实整改责任人制度,确保内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采取诸如增持等其他措施。比如,ST瑞科近期披露公司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在发布上述风险警示公告的同时,公司还发布了一份增持公告。

陈建德认为,上市公司应该从公司的长远发展出发,或许需要仔细研读新“国九条”的规定,参照制度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公司整改,以崭新的、清晰的新形象展现在资本市场中。

投资者保护亦不容忽视

新“国九条”推出后,加大退市监管力度,A股市场优胜劣汰有一定加速趋势,相关规定预计也将对A股市场格局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陈建华认为,长期来看,严格的退市制度下,后期A股市场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本市场有进有出,才能够有效清除市场中的“害群之马”,并为真正优质的上市公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同时,加大退市监管,有利于上市公司形成优质优价的格局,前期炒小炒差的行为料将逐步减少,市场投资将趋于理性,有利于A股市场朝着成熟市场的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或退市过程中,一些投资者因“踩雷”而损失惨重,如何减少投资者因误踩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也成为市场关心的话题。

陈建华认为,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看,在基础制度持续完善的背景下,更重要的在于推动各项制度的落地实施,在发行上市、上市公司持续监管、交易监管等各个环节有效贯彻已制定出台的各项制度;同时监管应“长牙带刺”,严厉打击造假欺诈、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多的是改变投资理念,避免盲目投资,坚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分享上市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