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急跌!81只跌破面值,发生了什么?

2024-06-28 09:09:14 券商中国 微信号
新闻摘要
可转债市场是否调整结束。近期,可转债市场尤其是低价可转债出现大幅回调,不少重仓可转债的基金净值亦受到拖累。有机构认为,信用评级下调、正股退市等风险因素尚未消散,低价可转债的风险仍在持续,应谨慎投资,也有机构人士认为,经历回调后,可转债当前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偏低,相对纯债而言具备较强的性价比,股市底部支撑力度强,进入7月,转债整体超调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可转债市场是否调整结束?

近期,可转债市场尤其是低价可转债出现大幅回调,不少重仓可转债的基金净值亦受到拖累。尽管可转债市场近日有所反弹,截至6月27日,仍有81只可转债跌破面值,一些债券型基金净值未能回到前期高位。

市场调整的同时,机构对后市的观点也出现分化。有机构认为,信用评级下调、正股退市等风险因素尚未消散,低价可转债的风险仍在持续,应谨慎投资,也有机构人士认为,经历回调后,可转债当前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偏低,相对纯债而言具备较强的性价比,股市底部支撑力度强,进入7月,转债整体超调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转债指数抹去年内涨幅

可转债市场原本是今年表现最为稳健的市场,近期在多重因素影响下,短短几日就抹去年内业绩涨幅。

中证转债指数在今年5月创下年内新高,此后连续震荡,受多重因素影响,近一个月跌幅超5%,今年涨幅全部被抹去。尽管近期有所反弹,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收益率仍为下跌0.43%。

万得可转债低价指数今年一度创下历史新高,年内收益率超过5%,近期年内涨幅亦被抹去。

截至6月27日,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年内跌幅扩大至5.59%。

具体行情来看,共有17只可转债年内跌幅超30%,46只可转债年内跌幅超20%,其中中装转2、广汇转债年内跌幅分别为67.88%和46.98%。

据Wind数据,截至6月27日收盘,正在交易的530只可转债中,可转债最新价格低于100元的数量高达81只,占比约为15%,其中2只可转债价格不足50元。

多重原因导致踩踏

兴业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近期低价转债遭受急跌的压力,而这种急跌速度应该是历史级别的(甚至超过了2021年的1—2月)。归因来看,对于小微盘调整、信用评级下调的担忧、回售压力的担忧、正股退市风险的担忧、资金踩踏的担忧,多种因素造成了部分资金的无差别抛售低价转债的现象。

近期可转债市场的调整,金鹰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认为是开始于对信用评级下调、年报问询等风险因素的担忧,并逐步扩散到对中小盘风格的悲观,最后表现为对可转债市场整体的恐慌情绪。

究其原因,金鹰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认为,在股票市场短期走弱、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及增量流动性相对有限的背景下,资金对可转债定价的分歧愈发扩大,导致可转债定价的下限在短期或难以守住。

近期低价转债跌幅较大,不少高YTM品种甚至大幅跌破债底。博时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基金经理高晖认为,一方面由于退市监管趋严,权益市场个股退市担忧持续发酵,由于正股退市转债将跟随摘牌转板,因此权益市场的担忧或向转债蔓延。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仍处于弱复苏状态,不少行业景气度下滑,少部分公司经营杠杆偏高,债务压力较大,叠加近期交易所针对年报财务指标异常下发问询函,以及评级机构密集调整评级,市场开始演绎对部分个券信用风险的担忧。

长盛基金认为,上周开始的可转债市场较大幅度的整体性波动,原因主要来自股市回调和短期资金面扰动,股市方面,5月经济数据偏弱、近期人民币汇率面临一定压力,出现一定回调;转债方面,临近6月末,理财产品赎回或造成一定压力,此外出于对跟踪评级调整的担忧,部分个券抛压较重,情绪传染至全市场出现普跌,AAA等级以及其他信用资质较好的转债也出现回调。

天弘基金基金经理杜广认为,这一轮市场对存在ST风险、高转债余额/正股市值比例、低信用资质的个券的定价有充足的合理性。但近期小盘股大跌,伴随退市风险发酵,恐慌情绪快速蔓延,甚至流言四起,市场开始出现对中小盘转债的无序定价,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整体超调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可转债市场经历大幅调整后,能否迅速修复?

“可转债信用风险主要包括本息无法兑付带来的偿债风险、正股退市风险以及重整风险。”高晖建议密切关注交易所关注函、问询函、信用评级公司发布关注事项等关键信息。可通过关注经营状况、财务指标、前期会计差错变更、公司治理、可转债余额占正股市值比例、可转债可下修空间等多个维度进行风险排查。

金鹰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认为,信用评级下调、正股退市等风险因素尚未消散,对风险的控制仍然十分重要,短期可转债市场的风险偏好变化仍需观察。

可转债市场短期波动仍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过多数机构仍看好其长期的配置价值。

金鹰基金绝对收益投资部认为,当前可转债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演绎相对极致,基于可转债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当市场价格调整至低位,可转债“或输时间但不输空间”的特点显现,相对左侧的资金就会对市场形成有效的支撑。这一轮可转债调整导致的“错杀”是广泛存在的,越是在波动的市场越要回到投资可转债的第一性原理,即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取回报。中期维度看,具备投资价值可转债的修复行情值得积极关注。

高晖预计,后续随着交易所问询、评级调整的结束,行情将逐步企稳,将在严格把控信用风险的基础上,结合下修条款的博弈,挖掘其中的错杀机会。此外,在低利率环境下,资产荒格局延续,转债市场当前的纯债溢价率水平不高,同时权益市场也处于底部区域,相较于信用债而言具有不错的配置价值。

展望后市,长盛基金认为个别转债跟踪评级可能出现下调但数量仍可控,绝大部分转债实质性信用风险不高。经历近期回调,可转债当前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偏低,相对纯债而言具备较强的性价比,股市底部支撑力度强,进入7月,转债整体超调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华南某基金经理认为,近期转债市场调整,不少转债已经调到债底的价值。当前经济基本面继续处于温和复苏态势,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并逐渐落实,上证指数在3000附近成交量显著萎缩,下跌动能基本释放。经过近日的恐慌性下跌,可转债市场整体纯债溢价率再次来到春节前的低位附近。往后看,转债当前在一个比较有价值的位置。转债的涨跌通常有一个区间,调整后往往有配置的机会。

“虽然转债阶段性有大的波动,但历史长期来看,其夏普比远远高于股票指数以及偏股型基金指数。”杜广认为,除了天生的债底保护带来的投资性价比,转股诉求、到期期限的限制,使得价格的催化带有很强的紧迫性。这种天生的价格向价值收敛的催化剂,是买入一只被低估的转债与买入一只被低估的股票的本质不同。针对当前市场的估值分析,杜广对当前转债市场的看法是非常积极的,最大的机会可能在90—110之间被错杀的中小盘转债个券中,这也是其目前积极挖掘的方向。

综合来看,兴业证券(601377)固收研究团队认为,本轮低价券超跌,从情绪面来看能找到共振的因素,但从真实反馈来说,严重偏离了合理区间,因此具备向合理水平修复的动力。类似于2月的小微盘调整,对于短期合理价格偏离程度越高,反弹的幅度也会越大,从时间维度来说,6月底即是预期最悲观的时间窗口。

(责任编辑:贺翀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