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第六批6家获受理的科创板企业名单出炉,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丰明源”)位列其中,此次发行拟募资7.1亿元,保荐人为广发证券。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晶丰明源刚刚经历过一次失败的A股“闯关”。去年8月,晶丰明源IPO遭否,发审委彼时对公司提出的询问涉及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股份代持的合规性、营收的真实性等。
从此次披露的招股书看,对比发审委曾提出的问题,公司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已有所下降,但公司存货余额及应收账款余额仍在上升。此外,公司近年营业收入连增的背后,也被媒体质疑有打价格战之嫌。
领跑LED驱动芯片行业,董事长夫妇为实控人
成立于2008年10月的晶丰明源,第二度站到了A股门外,这次的选择是科创板。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的研发与销售,产品包括LED照明驱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等电源管理驱动类芯片。其中,电机驱动芯片是公司近三年新研发并推广的产品。
“公司创立之初,没有规模也没有品牌,唯一能够打动客户的就是技术。”创始人胡黎强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回忆道。技术人员出身的他,花三年时间稳定了公司业务和现金流,又用三年将公司的出货量和销售额拼到行业头部。目前,公司在国内LED照明驱动芯片市场占有率近三成,为国内第一。
晶丰明源总部设在上海浦东新区,已在深圳、厦门、中山、成都、东莞、杭州设有研发或客户支持中心,在中国香港设有国际业务支持中心。
和很多公司一样,晶丰明源渴望上市的背后,是希望有更多资金投入到主业的发展。此次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540万股(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份数量),拟募资7.1亿元,用于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智能LED照明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及产品研发及工艺升级基金。
这一数字比去年首次冲刺IPO时多了1.6亿元。而资金的投向,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和智能LED照明芯片,都属于LED照明驱动芯片,即晶丰明源的拳头产品。
从股权结构看,本次发行前,公司共有五名股东,依次为胡黎强、夏风、上海晶哲瑞、苏州奥银、珠海奥拓,持股比例分别为35.85%、32.72%、28.83%、1.62%和0.97%。其中,夏风是公司董事,和胡黎强一样是晶丰明源最初的出资人。
目前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胡黎强、刘洁茜夫妇,二人合计持有公司49.82%的股份,并通过上海晶哲瑞、苏州奥银直接和间接支配公司64.69%的表决权。胡黎强为公司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洁茜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
营收上涨,“降价效应”拉动销量
近三年,晶丰明源营收和净利润均呈上升趋势。2016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67亿元、6.94亿元及7.6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991.53万元、7611.59万元及8133.11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6%、7.56%和7.93%;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20.31%、22.06%和 23.21%。
拆解营收组成来看,两款主力产品贡献占比突出。报告期内,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83.23%、78.97%和 75.63%,是公司营业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自2015 年起销售,2016年至2018年的营业收入占比达13.94%、16.87%和16.31%。
不过,两款主力产品近年价格整体都出现下降。招股书显示,晶丰明源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在2016年-2018年的平均单价从0.2201元下降到0.2046元;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2016年-2018年平均单价分别为0.3775 元、0.3405 元和0.3375 元,晶丰明源也称其“整体呈下滑趋势”。
“降价效应”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的上升。2016年-2018年,公司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销售数量由21.45亿粒上升到28.32亿粒,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销售数量从2.1亿粒上升到3.7亿粒;对应的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销售收入由4.72亿元增加到5.79亿元,智能LED照明驱动芯片销售由7909万元上升到1.25亿元。
事实上,晶丰明源在此前首次IPO时就曾被媒体质疑以“价格战”的打法来抢占市场,并称这在芯片市场并不少见。胡黎强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提到,2014年公司遭遇过同行以“腰斩价”出售同类型LED驱动芯片的恶性竞争,称这一情况为“市场险情”。
在最新招股书中,公司还进一步对两款产品定价做了解释。晶丰明源称,通过技术提升和销量增加等,通用LED照明驱动芯片平均单位成本下降,加上下游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高,“为维持公司芯片产品在该市场上的较高占有率,报告期内公司通用 LED 照明驱动芯片销售价格水平亦随单位成本的下降而下调。”智能 LED 照明驱动芯片产品定价的考略因素除了成本外,还包括细分产品型号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竞争情况,从而导致其定价略有波动。
去年首次IPO遭否,发审委指出问题部分仍存在
去年8月,晶丰明源刚刚有过一次IPO失败的经历。当时,晶丰明源过会被否,证监会发审委指出经销商对外销售是否真实实现、历史上因股权激励存在委托持股的情形是否存在违规、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续等五方面疑点。对照此次招股书中的数据,发审委彼时提出的问题,有的已经缓解,有的依然存在。
其中,发审委提到的晶丰明源存在经销收入占比较高问题,根据晶丰明源此次招股书,2016年- 2018年,公司经销收入分别为 4.52亿元、5.51亿元和5.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9.72%、79.36%和73.09%。虽然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在70%以上高位,这是因为公司销售是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
进一步来看,公司是Fabless经营模式,该模式下,公司不自建产品生产线,晶圆制造、芯片封测等生产环节分别委托专业的晶圆制造企业、芯片封测厂完成。
此外,发审委还曾询问发行人存货余额持续增加及2017年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据最新招股书显示,晶丰明源在2016年-2018年末,存货余额分别为3923.99 万元、8742.65 万元和 8905.19 万元。其中,2017年末公司存货余额增幅加大,是因为2016 年末公司晶圆经营商出现产能不足、供应不及时的情形,导致公司在2016年末存货余额偏低。
记者注意到,晶丰明源的应收账款余额还在上升。2016年-2018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242.05 万元、1.11亿元和1.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14.52%、15.97%和 17.37%。不过,晶丰明源表示,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账龄在半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达99%左右,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现阶段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较低、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较小。
发审委还曾提到晶丰明源历史上因股权激励存在委托持股的情形。最新招股书显示,晶丰明源在2011年至2016年,对孙顺根等14名员工实施了股权激励,授予期权数量折算为发行人股份后为461.88万股,由实际控制人胡黎强代持或由实际控制人刘洁茜以上海晶哲瑞出资份额代持,从而间接持有发行人股份。
授予员工的股权激励股份虽为代持,但“均系以发行人的股权作为激励的计算依据,属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晶丰明源表示,2016 年,公司股权激励涉及的股份支付金额为1325.61万元。
新京报记者 程维妙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李立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