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前夕,中泰证券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IPO前夕卷入诱导性销售风波
5月28日,署名为“浙江宁波一名投资者”的人士在互联网发布了一封名为“中泰证券诱导销售导致债券违约5.5亿媒体会邀请函”的H5链接,邀请财经媒体参加其将于2019年6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媒体发布会。邀请函一发出,成功引起了围观。
该投资者于2015年起购买三期冠石系列产品5.5亿元。据该投资者称,彼时中泰证券业务部门多次表示,管理人很强,购买10亿元以内的产品没有任何问题。资产管理方也向其出具了保本保息函。但后来发生严重流动性风险和兑付危机,中泰证券拒绝兑付。该投资人还称,“先后向基金业协会和山东证监局发送举报函,并没有明显进展。”于是,其选择告知公众,并欢迎媒体报名参加6月5日在媒体会。
邀请函中,还附上了盖有“深圳市冠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字样的印章,显示由深圳市冠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8月31日向中泰证券浙江分公司出具的收益保证函。其中提到深圳冠石资产为管理人予以5.5%的年化收益率保证,如果不足由管理人或者管理人委托的第三方予以差额补足。
最后,该投资者提出了中泰证券十大疑点,其中包括“违规保本保息”、“开除业务部门员工,推卸责任”、“主要领导回避责任,采取拖延战术”、“诱导性销售”等等。
5月31日晚间,中泰证券在官网上挂出了一则声明,就“宁波投资人5.5亿债券违约”一事进行了公开回应。
在该声明中,中泰证券首先说明了宁波投资人购买的3只产品的情况,表示自己只为代销、托管机构,产品投资管理由深圳冠石负责投资管理,主要投向交易所债券。
中泰证券称,“管理人只能部分满足投资人在开放日的赎回申请,共兑付金额2亿多元,剩余份额暂时未予兑付,其中涉险的债券余额为1亿元左右。”
之后,中泰证券说明了投资者的情况。称其具备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条件,且进行证券投资多年,具备相关风险辨识能力。而且客户在购买上述三只产品时,已签署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书。
中泰证券在声明中表示,产品出现风险被投资人投诉后,公司先后与该投资者进行了四次正式沟通,每次沟通时间不低于2小时。但由于投资者提出的诉求超出了代销和托管机构所能够履行的职责和义务范围,公司无法满足。
此外,中泰证券否认了“不够勤勉尽责、未尽托管人职责”的情况,并表示未向任何人出具过差额补足协议或类似文件,确认不存在违规保本保息问题。
而中泰证券在上述回应中解释该产品的亏损原因为“受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影响,所持部分债券出现了评级下调、违约等情况,流动性受限。”
中泰证券三年坎坷上市路 风控问题频出
中泰证券前身为齐鲁证券,2016年3月25日,中泰证券首度披露招股说明书。在今年三月收到证监会的反馈后,中泰证券于5月17日更新了预披露信息。而此时,距离公司初次提交招股说明书已经有3年之久。
而这三年间中泰证券业绩变动幅度较大,2018年净利10.7亿暴跌43.57%,证券经纪收入占比持续下滑,公司风控频出问题屡遭监管处罚。具体可参阅本网此前报道《中泰证券时隔三年更新招股书 净利暴跌风控频出问题屡遭监管处罚》。
事实上,中泰证券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代销私募产品惹上麻烦了。
2015年,一款名为“齐鲁证券渤海36号定向资管投资基金-杭州生态圈扩建工程项目”的理财产品陷入违约风波。据悉,此产品发行方——上海誉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或有发行方——齐鲁证券(现改名中泰证券),产品融资方——浙江登峰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彼时,中泰证券紧急声明,公司未发行过相关理财产品,也从未参与过该产品的管理。是公司前员工彭某的个人行为。
而彭某全盘否认指控,坚称自己牵头私募产品是职务行为,却被齐鲁证券推出来“背黑锅”。
2018年,由中泰证券托管和销售的“纯债基金-泰融1期”,因连踩永泰能源(600157)、山东金茂两家公司债券的雷,中泰证券总部遭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者拉横幅讨要说法。
投资者顶着30多度的高温,高喊“中泰证券、违法违纪、欺诈销售、虚假宣传”。
有投资者表示,当初来自中泰证券的销售人员告知这款产品是保本保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多数投资者并不知道这是一款高风险的私募基金产品。
不论此次风波如何解决,都暴露了中泰证券在风控方面的诸多问题,中泰证券的上市之路还能顺利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