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顾志娟 潘亦纯 陈鹏)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8%,持平于上月。
此前,中金宏观预测称,8月CPI可能逼近3%,高于2.5%左右的市场一致预期。中金宏观表示,往前看,不排除年底前CPI都较有“黏性”,在3%附近波动。多项因素推动下,今年生猪存栏录得历史同比最大跌幅。同时,一些其他食品的供需平衡也边际收紧。这些因素可能在未来1-2个季度继续推高食品价格通胀。
不过,据中金宏观分析,在目前总需求增长较为乏力的宏观背景下,我们预计本轮整体CPI的上行压力明显低于史上几轮食品涨价周期,本轮非食品CPI保持低位,且单品价格通胀的“溢出效应”也较弱。我们重申一直以来的观点,即总需求增长是总体通胀走势最有效的领先指标。而这里“总通胀”的定义远远超出食品价格的范畴、也比CPI的涵盖更广。
那么,CPI上升是否会成为货币政策放松的制约因素?中金宏观认为,本轮主要由供给因素推动的食品价格通胀很难改变货币政策的总路径。“鉴于供给驱动通胀持续性往往偏弱,近期食品价格上涨不太可能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制约因素。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结构调整,食品在消费总支出中的份额持续下降,央行和市场可能会将核心CPI和PPI等视为广义通胀和名义投资回报的更有效指标。”
不过,中金宏观同时指出,当前中国有必要也有空间适当放松货币政策,9月4日“国常会”以及9月6日的“降准”印证了这个判断。CPI逼近3%、叠加结构性去杠杆和金融防风险的长期政策目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货币政策放松的力度和形式。比如,相对于贷款利率,目前居民存款利率的下行空间有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PI走势强于PPI,通常意味着居民部门收入增速快于企业部门、且农村家庭收入增速有望快于城镇家庭。这也就意味着,对部分消费品类的需求增长有望更具韧性。
新京报记者 顾志娟 潘亦纯 陈鹏
编辑 王宇校对 李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