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网公司董事长毛伟明表示,目前全年公司特高压建设项目明确投资规模达1128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2235亿元,整体规模近5000亿元。 ]
作为新基建的重头戏之一,特高压最近频迎政策利好。
近日,国家电网公司研究编制了《2020年特高压和跨省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明确将加速南阳-荆门-长沙工程等5交5直特高压工程年内核准以及前期预可研工作。
而此前3月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也强调,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个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资本市场反应剧烈,不仅特高压概念股迎来多个涨停板,随着国家电网特高压项目的逐渐开工,产业链供应商均有望获得大额订单。
不过特高压自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争议,争论的焦点一是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经济性和必要性。如今中央层面对特高压的加速重启,意味着这些争议逐渐淡去。本轮特高压建设持续性和确定性高,未来两到三年相关企业业绩将有望持续释放,相关投资的黄金机会到来了。
全年整体投资规模近5000亿元
我国是特高压输电领域唯一实现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特高压代表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提质振兴的主攻方向,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优势。
公开资料显示,特高压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电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等优势,是解决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逆向分布问题、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和电力跨区域大范围输送的核心技术。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投入,中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特高压电网运营网络,特高压线路长度、变电容量、输电能力等均得到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共有25条在运线路、7条在建特路以及7条待核准线路。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特高压投资超预期,与当前经济形势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放缓,加大特高压投资,产业链上多个行业都会受益,进而提振经济。
国家电网日前印发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显示,年内核准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以及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等7条特高压工程。力争完成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引入社会资本工作,积极推进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引入社会资本。
国网公司董事长毛伟明表示,目前全年公司特高压建设项目明确投资规模达1128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2235亿元,整体规模近5000亿元。年初公司初步安排电网投资4000亿元以上,可带动社会投资8000多亿元,整体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
带动配套产业联动发展
特高压产业链长而且环环相扣,带动力极强。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特聘专家孙会峰撰文表示,结合当下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特高压不仅可拉动与之相配套的中低压及配网板块的工程建设,还可依托自身对上下游关联产业的配套需求,直接带动电缆线路、输电铁塔、特高压核心设备、电气设备、通信设备等配套产业联动发展。
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工程配套电源超过2300万千瓦,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约148亿元,直接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超过20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7000多个。
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研究院研究员郭晓蓓对第一财经表示,随着特高压工程的连续核准与开建,我国电工装备制造业也迎来了春天。从传统老牌企业哈电集团、东方电气(600875,股吧)、上海电气到如今的西电集团、特变电工(600089,股吧),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走出去”的案例屡见不鲜。
特高压直流项目的核心设备为换流阀和换流变,前者的主要供应商为国电南瑞(600406,股吧)、许继电气(000400,股吧),后者的主要供应商则为中国西电(601179,股吧)、特变电工。在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方面,许继电气和国电南瑞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特高压交流项目的核心设备为GIS和交流变,GIS的主要供应商为平高电气(600312,股吧)、中国西电、新东北电气,交流变的主要供应商为中国西电、特变电工和保变电气(600550,股吧)。
许继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换流阀是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由许继集团生产的±800千伏/5000兆瓦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跻身工信部发布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而该换流阀即将应用到世界上首个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龙门站。
此外,特高压建设提速已经使部分上下游设备商实现业绩暴涨。郭晓蓓表示,由于电网阶段性投资明显低于预期,以及当前国家拉动基建稳增长预期大幅提升,重启特高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轮特高压建设持续性和确定性高。特高压核心产品领域龙头公司竞争力强,且中标份额较为稳定,未来两到三年特高压企业业绩将有望持续释放。
特高压争议
市场对特高压有两个争议:一是安全性与稳定性;二是经济性和必要性。
郭晓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从提出构想到正式实施,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的特高压技术科研力量薄弱、电网发展条件尚不成熟等。
“尽管近年来我国特高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比如提高电压与抑制电压、污秽环境下外绝缘子的配置以及特高压设备的研制等。此外,特高压电网一旦遭遇不可预见连锁反应严重故障,带来的损失非常大,因此必须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进行特高压规划。”郭晓蓓说。
但从其经济性来看,郭晓蓓表示,从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实际执行情况看,特高压交流输电的经济性优于500千伏:变电单位容量造价相当,线路单位容量长度造价只有66%;输电损耗只有1/3;走廊占地只有1/3。随着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规模化应用,特别是特高压设备的批量化生产,工程总体造价将进一步下降,经济性将进一步提高。
市场上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担心,如特高压利用效率能否达到预期,会不会造成投资浪费;如若利用效率不高,后果会不会由全民买单,会不会推高社会用电成本。
“争议是个老话题,各方有不同的认识。”曾鸣说,其中一个是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原因,这些年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稳步推进,有人担心特高压网络太多了有可能对打破垄断形成一定的障碍。
曾鸣表示,目前有一些具体的项目,由于利用率低,投资回报率不太好,导致用能用电成本提高,引发争议。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和社会效益不见得不好。在规划阶段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包括定量的模型方法、场景仿真来反复论证,以确保投资回报率,这样一些争议就迎刃而解了。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特高压投资要取决于电力需求以及电力输送的需要。随着对特高压认识的深入,争议似乎在逐渐变小。和5G相比,特高压投资效果更可控可预测,对冲经济下滑见效快,一建起来就会有需求有市场,对上下游拉动大。
一位国家电网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特高压在试验探索阶段争论非常激烈,但目前共识越来越大,实践中一些已建成项目效益不错,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接下来几年有望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十四五”电力与特高压方面的规划还未落地,投资额与供应商订单落地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曾鸣还表示,“十四五”期间,更宜采取“集中式开发、远距离输送与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并举”的策略,这样能使效益提升,同时又可以满足能源的匹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