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ST、加科创板……上证综指修订预期实现 股市顽疾能否解决?
文/新浪财经 许旻
已经沿用了近30年的上证综合指数,也是A股市场第一条股票指数,即将迎来修订!
从方案来看,主要修订之处包括三大重点:一是将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的时间延迟至上市1年后,大市值新股可在3个月后快速计入;二是ST股将被从指数样本中剔除;三是科创板股票将按照修订后的规则纳入上证综合指数。而该编制方案将于7月22日修订。
此外,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市的科创板,也将同步迎来上证科创板50指数,2020年7月23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
那么本次调整后,一些股市顽疾能否解决?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告诉新浪财经,指数调整后会更加合理些,一是股价稳定后再进指数,避免新股上市大幅波动的影响;另一是剔除ST股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体现了淘汰劣质公司的政策意图。不过,他认为,“炒小”投机的人不关心指数,对这方面的改变不大。
上证指数十年不涨被指失真 新股劣质股成焦点
对于这次修改,上交所介绍,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修订多有呼声,类似“上证综合指数失真”“未能充分反映市场结构变化”等意见频频出现,今年两会期间,包括代表委员在内的市场专业人士再次提议对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法进行完善。
通联数据方面认为,表面上看,沪指10年徘徊3000点,实际上由于指数编制原因,无法完全展现A股的实际情况。
富国基金ETF投资总监王乐乐也表示,由于上证指数是一支“纳新但不吐故”的指数,使得指数表现并没有充分反应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
他提到,首先,新股的不断纳入,使得A股更多体现为市值的不断上涨而不是上证指数点位的攀升;其次,A股市场是一个散户化特征显著的市场,存在明显的“新股效应”。新股上市之初往往价格偏高、估值较高,一旦新股纳入到上证综指当中,随着“新股”变成“老股”,其估值可能会逐渐回归到行业平均,从而对上证综指产生一定程度的拖累。
而本次修订方案中的“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10位的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新上市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正是针对这一现象而做的调整。
上交所称,当前A股市场新股上市初期存在“连续涨停”及高波动现象。2014年至2019年,沪市共上市新股563只,上市后平均连续涨停天数为9天,217只新股连续涨停天数超过10天,新股以涨停价计入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客观反映市场真实表现。2010年至2019年,沪市新股1年内平均收益波动率约为同期上证综合指数的2.9倍,计入高波动新股不利于上证综合指数的稳定。
“在充分借鉴国际代表性指数有益经验,客观分析境内新股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对新股计入上证综合指数进行调整。”上交所表示,一般而言,新股需经历充分的市场定价博弈之后才被赋予计入指数的资格,如新股上市满12个月才具备资格计入标普500指数,新股上市满3个月才具备资格计入STOXX欧洲全市场指数。
此外,王乐乐还提到,由于上证综指的成分股涵盖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组成,其中包括某些亏损的ST股票、*ST股票以及流动性不佳的股票,也对上证综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表示,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变化,上市公司中微利或亏损类企业数量增多,且在经济新常态下龙头聚集效应更为明显,上市公司内部盈利能力差距进一步拉大,而绩差股没有得到充分出清和退市,拉低了总体股指点位。
而本次修订方案就重点提到,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ST、*ST)的股票。
上交所提到,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存在较高风险,基本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价值受到影响,难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况。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的股票有利于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发挥投资功能,更好反映沪市上市公司总体表现。
通联数据方面认为,A股目前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特点,“二八分化”现象十分严重。针对“垃圾股”、“白菜股”,数据统计显示,美股的退市率为6%左右,而A股只有0.2%。所以此次修订剔除被实施风险警示(ST、*ST)的股票,具有合理意义。
科创板50、修正上证指数预期实现 或能引导长期资金
除了新股、ST股之外,将科创板证券纳入上证综合指数样本同样备受关注。
王乐乐认为,可能是上市标准的原因,使得不少科技公司、创新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等无法上市,可能影响了上证综指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代表性。随着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推出,上交所市场的兼容性和代表性大幅提升。
上交所表示,一般而言,证券市场新板块上市的证券通常需经一段时期跟踪评估后才会考虑计入市场代表性指数。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创板证券上市至今,上交所已持续跟踪评估近一年时间,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105家,总市值1.6万亿元,已成为沪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创板上市公司涵盖诸多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证券的计入不仅可提高上证综合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上证综合指数中科创型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占比,使上证综合指数更好反映沪市结构变化。”上交所这样说。
王乐乐认为,上证综指优化之后的代表性和弹性可能也会进一步提升,投资者通过参与上证综指ETF就可以直接布局上交所在资本市场上的发展方向、力争分享经济转型带来的成果。作为市场的表征指数,同时是宽基指数,上证综指其分散程度也会高于其他行业或概念指数,相对抗风险能力较其他行业或概念指数或更为突出一些。
王骥跃表示,这次指数调整是想要更加合理些,从小改变入手,逐步引导长期资金进入。
此外,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即将发布,上交所表示,开市近一年来,科创板吸引了一批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挂牌上市,企业研发投入较高,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科创板首条指数,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有助于反映科创板上市证券表现,并进一步丰富投资标的。
调整权重仍有呼声 股市顽疾能否解决?
而指数调整可能并非一步到位,王骥跃就表示,上证综指的权重不改变,就很难实现质变。
通联数据介绍称,上证综指以发行数量为主要权重进行编制,像四大行、两桶油等“巨无霸”权重就比较高,如今战略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动力,但相关行业在沪市占比不高。
李迅雷也提到了股市加权方式的问题,中国市场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比例相对较小,部分大市值上市公司的自由流通股本占比甚至不足10%,从而导致上证综指与以自由流通股本加权的其他上证系列指数偏离较大。
“尤其当市场出现二八或一九行情时,投资者抱怨’赚了指数不赚钱’。”李迅雷这样说道,国际上主流指数中大多采用流通股本加权,欧美市场中,即使采用总股本加权(如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其与流通股本加权的差异也不会太大,因为其不像A股一样存在大量的国有法人股等不实际流通的股本。
王骥跃也认为,可以按一段时间的成交量来算权重,或者限制一下权重上限,可能更能体现市场实际情况。“更好的方式,可能推一个新的成分指数。”
至于近期是否有希望修正权重,王骥跃表示不太可能,上交所市场金融大盘股比较多,如果权重大幅度调整,会被质疑为指数好看而修改权重,就失去指数价值了。
目前A股存在很多炒作的“顽疾”,指数调整能否变更这种风气?“炒小投机的不关心指数。”王骥跃提到,指数会引导指数基金配置,而这些基金也不是炒小的主力,对此改变不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