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50%、又靠一篇“研报”4天翻倍,莱特光电业绩能否兑现?

2022-06-02 20:37:23 第一财经 

新股的炒作还在继续。6月2日,科创板股莱特光电(688150.SH)录得四连板,股价实现4天翻倍,为本周市场最凶猛个股

莱特光电今年3月登陆科创板,发行价格22.05元/股。上市首日,公司股价便破发,当日收报19元。此后一路阴跌,最低下探至11.59元,破发幅度近50%。

业绩增速表现来看,莱特光电股价“疯涨”毫无预期。而公开披露信息中,公司保荐人中信证券(600030)5月末曾发布研报,并预测莱特光电2022年业绩将实现翻番。

业内人士指出,二季度尚未结束,若仅凭研报预测的全年利润预期炒股存在风险。而在股价大涨之际,6月1~2日,机构合计净卖出莱特光电逾2亿元。

炒作凶猛,机构资金已经离场

6月2日,沉寂已久的科创50指数大举反攻,指数带动下,上午10点半过后,莱特光电就封死涨停板,报31.66元,截至收盘,仍有1.5万手买一挂单。

5月27日,莱特光电的总市值为61.45亿。四连板后,公司总市值已超百亿,为127亿元。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正在大幅卖出莱特光电。6月2日,公司交易龙虎榜前的第一、第三大卖出席位均为机构,合计机构净卖出5790万元。前一交易日(6月1日),前两大卖出席位均为机构,合计净卖出1.5亿元。

莱特光电的总股本4.02亿股,流通盘仅3300万股。“这种小盘股拉到涨停板是非常容易的。但是预期似乎透支过头了。科创板今天才有明显放量上涨表现,头部企业有突破前期平台的动作。但莱特光电早在本周初就开始拉涨停,独特的走势很难理解。”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对记者说。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市场对莱特光电的业绩预期或于中信证券发布的长文报告有关。中信证券5月26日发了《莱特光电:打造有机材料平台,推动国产替代》的研究报告这份长达45页的报告给予莱特光电“买入”评级,并预测莱公司今年净利润翻番。

报告预计,莱特光电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15/4.06/5.48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53/1.01/1.36元。2021年莱特光电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中信证券是莱特光电IPO的保荐人、主承销商。今年3月18日,莱特光电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22.05元/股,预计募资1.4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募资8.05亿元,超募6.63亿元,超募比例高达467%。

按照科创板保荐人参与跟投的规则,中信证券获配莱特光电181.4万股,成本合计4000万元。按照最新收盘价31.66计算,中信证券的跟投已经超过40%。

对于股价大涨及券商预测的业绩,莱特光电6月1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关注到近期部分证券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公司未来的营业收入、利润水平、股价等指标进行了预测。

莱特光电提示称,上述指标预测为证券公司单方面预测,莱特光电未就上述指标预测进行确认,相关信息以公司公告为准。

另外,最近一期(5月17日)机构调研公告显示,有多位投资者询问公司今年业绩增长预期和产能增速。

莱特光电并未给出具体数值,仅表示;“公司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今年OLED终端材料预计新增3吨的产能,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情况逐步进行产能释放。”

根据招股书,自产OLED终端材料是莱特光电的核心产品,贡献主要营收来源。2018年~2021年1至6月,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82.47%、95.56%、99.17%和96.76%。

2021年,莱特光电的OLED 终端材料销售量为1913.6千克,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达37.20%,对应营业收入为2.64亿元,占2021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86.59%。

与大客户的降价协议或令业绩增速存疑

从经营业绩来看,莱特光电的表现中规中矩。2021年,莱特光电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同比增长22.59%;实现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52.72%。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45.40万元,同比减少2.23%;净利润3223.41万元,同比增长11.31%。

莱特光电主要从事OLED终端材料,下游客户包括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第一的龙头面板厂商京东方,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第二的华星光电、刚性OLED面板龙头和辉光电等全球知名的显示面板企业。

公司表示,经营业绩受国家宏观经济、市场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莱特光电的OLED终端材料销售价格正在逐年下滑,主要系公司与京东方签订的降价协议有关。

根据招股书,2018年~2021年1至6月,OLED终端材料的销售价格分别为17.47万元/千克、14.67万元/千克、12.68万元/千克。

而京东方是莱特光电的第一大客户,2021年公司向其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65.63%。随着逐年价格下降,莱特光电能否实现以量补价推动业绩保持增长仍然是未知数。

莱特光电表示,公司与京东方签订的框架协议中约定公司同一合同产品的价格每年要降价一定幅度。2021年,公司销售给京东方的同一产品在初次定价后,销售价格逐年下降,但推出的新产品的定 价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