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贝特瑞(835185..BJ)新一届董监事会成员出炉。
8月1日晚,贝特瑞披露了《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的结果。会上,贝特瑞一众股东审议了关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换届的公告,贺雪琴、王轶超、王道海等9名董事会成员和2名监事会成员名单落定。同时,贺雪琴还顺利连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早前,贺雪琴因涉内幕交易遭遇证监会立案调查,造成贝特瑞50亿再融资发行受阻。
在董事会换届的当口,不少市场人士猜测该事件或导致贺雪琴无法顺利连任,而眼下,股东大会结果尘埃落定,贺雪琴顺利连任。随着深圳国资成功进入董事会,不少市场人士猜测或为公司弥补定增折戟的遗憾。
贺雪琴连任新一届董事会成员
两周前,7月20日,贝特瑞突然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司董事长收到立案告知书的公告》,该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长贺雪琴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贝特瑞在回复北交所问询时直言,鉴于贺雪琴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的再融资项目也暂且搁置。
“董监高遭遇立案调查,会影响上市公司推进定增事项,但如果相关董监高辞职,定增则可正常推进。”资深投行人士、前保荐代表人王骥跃受访指出。
不过,从股东大会的表决结果来看,贝特瑞的股东并没有因为公司定增受阻而“抛弃”贺雪琴,反而坚定支持其连任。
根据股东大会决议显示,贺雪琴以压倒性的优势在董事会连任。当天出席和授权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的股东共46人,持有表决权的股份总数5.69亿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78.1355%。
其中,通过网络投票参与本次股东大会的股东共35人,持有表决权的股份总数5652.54万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7.7636%。通过现场投票参与本次股东大会的股东共11人,持有表决权的股份总数5.12亿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70.3718%。
参加本次股东大会现场和网络投票的中小股东(除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联方,以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关联方以外的其他股东)及股东授权代表合计35人,代表有表决权股份数853.99万股,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1729%。
贺雪琴以8.64亿股当选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得票数占出席会议有效表决权的比例151.79%。其中,在中小股东的得票数为4501.93万股,得票数占出席会议有效表决权的比例为527.167%。
为了打消市场对于贺雪琴被立案调查一事的疑虑,8月1日晚间,贝特瑞还专门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司董事候选人相关事项的公告》,其中指出,贺雪琴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被立案,本次立案系针对贺雪琴个人的调查,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也不会影响个人正常履职。
董事会认为:“贺雪琴先生是公司经营管理中举足轻重的核心关键人员,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管理具有关键影响力。如果贺雪琴先生不能继续在公司任职,将可能对公司的团队稳定性和未来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定增须另谋出路
股东及董事会对于贺雪琴的“力挺”绝非毫无缘由。公开资料显示,贺雪琴从2005年3月开始担任贝特瑞董事长,陪伴贝特瑞从默默无闻一路成长为负极材料龙头。
在贺雪琴进入的三年之后,即2008年,贝特瑞的负极材料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取得第一。同年,贝特瑞的负极材料开始批量出口,公司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2年,贝特瑞的负极材料出货量更是超过日本的日立化成成为世界第一。此后十年的时间里,贝特瑞负极材料的出货量一直稳居全球首位。
贺雪琴对于贝特瑞另一大重要贡献,是推动贝特瑞股改,使其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快速发展。
根据贝特瑞官网数据显示,其于2007年完成股改,2015年12月28日正式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挂牌后共进行了4轮定增融资,累计融资金额8.15亿人民币, 2020年7月,贝特瑞成功晋级新三板精选层并公开发行融资16.72亿,后又于2021年11月成为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企业之一。
在这期间,贝特瑞的业绩也持续飙升,公司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15.01亿元一路增长至2021年的104.91亿元,净利润也2015年从1.84亿元飙升至14.40亿元。今年上半年,贝特瑞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为8亿元~9.5亿元,较上年同期预计增长比例为53.61%~82.41%。
贝特瑞董事会认为,当前,全球新能源行业方兴未艾,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公司处于营业收入由百亿规模向千亿规模迈进的关键阶段,生产经营管理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贺雪琴作为全球资深的新能源产业企业家,对行业发展有深刻的洞见,对公司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关键的引领作用,是公司应对当前挑战的核心关键领导者。
董事会同时指出,公司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和决策机制,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按照各项公司治理制度对公司重大事项、经营管理事项进行决策,管理层各司其职,“贺雪琴先生因个人原因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不涉及公司生产经营方面的重大失误、不涉及公司违法违规、不会影响公司的规范运作。”
不过,随着贺雪琴继续连任,贝特瑞50亿定增须另谋出路。
2022年6月,贝特瑞曾发布定增草案,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缓解产能瓶颈,巩固并提升市场地位。
据了解,该笔定增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用于“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第一期),年产5万吨高端石墨负极材料综合配套项目,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第一期),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由于公司核心董监高遭遇立案调查,贝特瑞此次定增或将折戟,需从其他渠道募集资金。
贝特瑞在公告中直言,“对于公司股票发行涉及的募投项目,公司正根据各项目进度的实际需要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公司正(拟)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银行项目贷款和引入项目合作方在内的措施以解决募投项目的资金需求,尽可能确保相关项目建设进度不受影响。”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如果募投项目全数使用自有资金,对于贝特瑞来说或有些吃力。
根据贝特瑞2022年一季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贝特瑞115.95万亿流动资产中,35.23亿为存货,32.01亿为应收账款,12.69亿元为预付账款,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24.1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则为481.32万元。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账面货币资金全数投入募投项目,也有近26亿的资金缺口。此外,截至一季度末,贝特瑞资产负债率为57.71%,流动负债合计91.19亿元,包括23.22亿元的短期借款、31.67亿元应付账款和14.83亿应付票据。
深国资进驻董事会引遐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股东大会审议的董事会名单中,深圳国资的身影,或为贝特瑞弥补资金缺口带来新的可能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次新上任的董、监事会名单中,有5名为首次任命人员,其中一名非独立董事王道海由深圳国资鲲鹏资本委派,是现任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另一名独立董事于洪宇,虽然在职务上与鲲鹏资本并无关联,但其目前还担任着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产投)董事、深南电路(002916)独立董事等职务。深产投是深圳市政府重大引领性产业战略投资平台、市国资委直管的国有独资企业;深南电路亦是央企。
除此之外,贝特瑞新上任的两名监事会成员,也分别来自鲲鹏资本和粤民投。
公开资料显示,鲲鹏资本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助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而设立的国有资本运作平台,是近年来资本市场上最为活跃的国资平台之一;粤民投则是一家由广东省政府指导推动、省内多家大型民营企业发起成立的民营投资公司,企业实缴资本金160亿元。
从2020年末开始,贝特瑞的控股股东中国宝安(000009)曾先后遭遇粤民投和鲲鹏资本的举牌,截至2022年7月26日,粤民投企业的韶关市高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关高创”)持有中国宝安3.88亿股,占比15.04%,位列第一大股东。
鲲鹏资本通过旗下的深圳市承兴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承兴投资”)及深圳市鲲鹏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鲲鹏新产业”)合计控制着中国宝安2.93亿股,占比为11.36%。
此次董监事会换届,深圳国资与粤民投合计拿下了贝特瑞至少4个席位,占11个董监事会席位的36.36%。而随着两大顶级投资机构的介入,部分投资者也期望两大机构能为贝特瑞解决定增折戟带来的资金缺口。
“鲲鹏资本和粤民投两家机构入股中国宝安,都是看中了贝特瑞的发展潜力,这一点毋庸置疑。目前新能源产业链如此火爆,行业各大企业都在扩产备战,这两家机构应该不希望贝特瑞错过发展的黄金期。虽然无法通过定增的方式介入,但提供借款、或者为贝特瑞旗下的子公司或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等,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沪上一家拥有丰富锂电投资经验的私募机构人士受访指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