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随着中国石化(600028.SH)2022年半年报出炉,“三桶油”(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的上半年业绩全部披露完成。数据显示,“三桶油”上半年日赚近11亿元。
中国石化2022年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61万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归母净利润435.3亿元,同比增长10.4%。净利润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加之此前中海油、中石油业绩披露称,2022年上半年,两家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18.87亿元和823.91亿元,三桶油共计实现净利润1978.08亿元,折算下来日赚10.84亿元。在高油价的加持下,“三桶油”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可谓“亮眼”。
在传统能源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三桶油,早已开启了绿色能源转型之路。在俄乌冲突抬升全球能源价格之际,能源转型迫在眉睫。中国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投资已久,且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在能源转型的路上,中国有望走在全球前列。
国际高油价滋养“三桶油”
实际上,不止刚刚披露财报的中国石化交出亮眼的“中考”成绩单,另“两桶油”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样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好水平。中国海油(600938.SH)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23.55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归母净利润718.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中国石油(601857.SH)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23.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3%。
而“三桶油”净利润大增的背后“推手”,均是上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暴增。
“今年上半年,受市场需求拉动和供给冲击的持续影响,国际市场原油和天然气的价格都在不断攀升。从需求端来看,欧美主要国家逐步取消了疫情管控措施,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居民消费和出行用油需求增加;从供给端来看,俄乌冲突造成了能源供给的紧张。”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在此背景下,以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加工为主营业务的中国老牌石化企业“三桶油”,搭上了市场红利,今年上半年的业绩都出现了大幅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107.94美元/桶,同比上升66.1%;WTI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101.85美元/桶,同比上升63.7%。
第一财经记者拆分中国石化的营收构成发现,主营业务中原油业务实现量价齐升,并且增幅位居所有业务之首,贡献主要的净利润增量。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的原油业务销量为428万吨,同增21%;平均销售价格为4513元/吨,同增61.5%。“公司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归因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动成品油、化工产品等主要产品价格上涨以及部分产品销量增加。”中国石化分析称。
国际原油价格的暴增同样拉高了国内成品油的销售价格。由于国内成品油市场与国际原油价格高度相关,今年上半年,国家12次调整国内汽油、柴油价格,汽油标准品价格,累计上调人民币2400元/吨,柴油标准品价格累计上调人民币2310元/吨。
中国石油在财报中指出,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公司的油气产品销售价格上升,带动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增加。半年报显示,中国石油上半年原油、天然气、汽油、柴油、煤油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增长60.1%、74.9%、32.0%、57.9%、80.2%。在国际原油价格处于高位的背景下,中国海油通过大力增储上产,刷新净利润最佳表现。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8月26日公开表示:“近期国际油价有所回落,但总体来看,全球的油气供给比较紧张,下半年国际油价总体还将在高位。”
能源绿色转型
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市场的高景气度,给这些老牌石化企业的能源转型提供了不错的市场环境。
“石油化工产业本身就是一个高排放行业,这些传统石化企业积极布局绿色能源,从自身产业生态的角度来看,能够降低排放、创造碳汇,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胡麒牧进一步表示,“另一个原因,从行业的层面来看,目前主流预测,随着2030年中国实现碳达峰,未来对于原油的需求可能会逐步下降,这对于‘三桶油’来说很有必要提前做出能源业务结构上的转型和调整,来对冲未来原油市场需求的下降,‘三桶油’布局绿色能源是顺应双碳和绿色能源时代的进程。”
绿色能源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的概念,也在“三桶油”的半年报中得到了体现。
具体来看,中国石化提出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加大“油气氢电服”综合加能站和物流设施等项目建设,下半年这一板块计划投资达到206.3亿元;中国石油发力充换电、氢能;中国海油则致力于发展海上风电,以期削减油气田开发全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和碳排。
“能源化工行业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低碳和高端趋势。中国石化将全力推动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中国石油董事长马永生29日在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公司将着力通过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布局大型炼化基地绿氢规模化生产应用、推进国内加氢站网络建设等方式增强绿色引领力。
截至目前,这些老牌石化企业在绿色能源转型上的尝试初显成果。中国石化正在大力发展氢能,年产2万吨的绿电制绿氢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8.5万吨,目前风光发电累计装机规模突破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在推进中。中国石油上半年新获风光发电指标5360兆瓦,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120万平方米,打造首条零碳沙漠公路,投产首座水面光伏电站等。中国海油所属清洁能源公司上半年加快新能源业务布局,启动首个储能项目、海上风机安装业务、集中式光伏技术服务业务。
中国近年来大力提倡新能源转型,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600617)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7.10%。其中,水电装机3.91亿千瓦(抽水蓄能占0.36亿千瓦)、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6亿千瓦、核能发电装机0.5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38亿千瓦。
新能源大市场的时代
高油价在滋养“三桶油”的同时,也刺激了光伏等绿色能源市场的需求。
“2020年以前,光伏平价、光储平价还未实现,由于政策性补贴的存在,原油天然气这种传统能源价格变化对光伏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光伏平价已经实现、光储平价海外实现的当下,油气价格的变化对光伏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大。”Solarzoom副总裁马弋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整体来看,油气价格的上涨对光伏等新能源需求的变化趋势有利,而油气价格下跌对光伏需求的变化趋势不利。”
随着光伏发电实现平价化,新能源大市场的时代即将到来。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5月,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2789万千瓦,同比增长24.4%;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371万千瓦,同比增加1380万千瓦。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独家专访时表示:“我认为在当下全球经济景气度不佳的背景下,唯一不变的就是,未来30~50年绿色能源市场会一路走好。在2024~2025年左右,硅和储能的成本降下来以后,新能源大市场的时代会真正开始,未来30~50年的前景巨大。”
“绿色能源、新能源涵盖着风、光、储、电动汽车,用来替代煤、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这个市场是巨大的。在‘双碳’背景下,中国、欧洲和美国,乃至全球新能源市场正在发生变革。比如俄乌冲突之后,一些国家在寻求制造氢能源。全球的新型能源结构正在形成,新能源才有益于未来。”朱共山补充道。
另一方面,政策面的支持也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今年5月,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000591)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推动新能源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应用,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