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要抢锂矿,现在连锂渣都不放过了!锂资源需求热度可见一斑。
近日,在2022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上,江特电机(002176)高级工程师、技术总工邓红云表示,“以前(锂渣)是没人要的,倒贴钱出去的,现在(客户)都是在积极地抢,蜂拥着打电话(要锂渣)。”
此外,上市公司也在纷纷加码锂资源,甚至还有公司跨界“抢锂”。11月11日,主营黄金珠宝饰品的萃华珠宝(002731)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6.12亿元收购四川思特瑞锂业有限公司51%股权,计划布局新能源锂电行业,大力发展锂盐产品相关业务。而在此之前,金圆股份(000546)、怡亚通(002183)、广汽集团(601238)、东阳光(600673)、富临精工(300432)等纷纷公告,出手布局上游锂矿资源。
据Wind数据,11月10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达到56.75万元/吨,持续创下历史新高。近期也有东阳光、富临精工等多家上市加码上游锂矿资源。为何上市公司纷纷加码锂资源?锂价未来走势又将如何变化?
下游企业蜂拥而至抢锂渣
按邓红云的说法,此前有段时间,3.5%品位的锂云母都是被嫌弃的,但现在2.5%、1.5%甚至0.5%品位的都拿来用。锂资源基本已经被“吃干榨净”,江特电机的尾矿已经做到了0.1%以下。
邓红云表示,目前江特电机在高安地区拥有40条左右的陶瓷厂产线,0.5%品位的锂云母也是有价值的,此前锂渣没人要的局面已经改变,目前甚至有客户“蜂拥打电话”来要锂渣。
实际上,在2020年的时候,“锂王”赣锋锂业(002460)就曾打算收购江特电机锂矿业务的经营主体宜春银锂新能源,但因为价格问题双方最终没有谈拢,其中,锂矿品位正是影响收购价格的重要原因。
在两年前的那个时候,江特电机头上还顶着“*ST”的帽子,由于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亏损,公司一度濒临退市。但在目前锂价飙升的情况下,江特电机已经实现了业绩的腾飞。据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6.22亿元,同比增长127.71%,实现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685.72%。
据了解,江特电机在宜春地区拥有锂瓷石矿3处采矿权和4处探矿权,已探明锂矿资源储量9460万吨,另有3处矿源处于详查阶段,合计持有或控制的锂矿资源量1亿吨以上。
东方财富证券研报显示,江特电机拥有180万吨锂云母采矿能力,其中狮子岭约120万吨/年,新坊钽铌矿约60万吨/年,配套120万吨/年选矿能力。此外江特电机茜坑锂矿“探转采”拟新建300万吨/年采选一体化产能与之配套,未来江特电机年采矿能力达480万吨(因为锂矿石品位不同,约140吨-180吨原矿可以产出1吨碳酸锂)。
多家上市公司出手“抢矿”
江特电机锂渣被疯抢体现了锂资源的需求热度,近期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出手布局上游锂矿资源。
11月11日早间,萃华珠宝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6.12亿元收购四川思特瑞锂业有限公司51%股权。公司在以黄金珠宝饰品为主营业务的同时,计划布局新能源锂电行业,大力发展锂盐产品相关业务。
11月8日,金圆股份和怡亚通发布公告称,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拟共同投资开发锂资源等有关项目,旨在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实现优势互补及协同发展。
公告显示,金圆股份和怡亚通双方将围绕锂资源开发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加快推进合作,在项目投资通过双方各自审批流程后,即成立合资公司,其中金圆股份占合资公司51%股权,怡亚通占合资公司49%股权。
11月7日,广汽集团和东阳光也齐齐发布公告,宣布携手加码矿产资源。根据公告,广汽集团子公司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部件”)、东阳光控股子公司桐梓县狮溪煤业有限公司(下称“狮溪煤业”)及遵义能源矿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遵义能源”)三方签署了《合资合同》,拟在贵州设立合资公司,从事相关矿产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的投资管理经营。
公告显示,上述三方将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情况下,有序推进合资公司取得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铝多金属(锂资源)矿床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并实施矿产地质勘查及后续采矿权的获取。
同样在11月7日,富临精工“牵手”了赣锋锂业。据富临精工公告,为进一步落实公司与赣锋锂业的产业项目合作,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公司与江西省横峰县人民政府、赣锋锂业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拟共同构建锂电产业链体系。
根据框架协议,富临精工和赣锋锂业拟设立合资公司,在横峰县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二氢锂一体化项目。项目一期规划产能为3万吨/年,远期规划产能为20万吨/年。其中,富临精工持有合资公司60%股权,赣锋锂业持有合资公司40%股权。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加码或者“跨界”上游锂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陈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产业链金字塔来看,无论是新能源动力车企、电车主控芯片公司、新能源电池制造商,再到传统能源企业转型,都将目标瞄向了最上游的新能源相关矿业。这个领域的并购与重组活动在当下的全球市场非常活跃,预期这个趋势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陈佳认为,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向上游布局是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
“新能源材料领域历经了前期‘混沌初开’的粗放式增长期,如今已经进入产业优化格局重组期。产业链分布更加明晰,分工合作与分润机制逐渐稳定,产业链门槛渐高且趋于固化。这个时期若新晋企业谋求立足发展或者旧企业转型,向产业链上下游两端谋出路是理性选择;而考虑到新能源材料的下游赛道竞争已经无比激烈,企业向产业链的上游回溯就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陈佳说。
从宏观产业政策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的“抢矿”行为也有一定必然性。陈佳表示,中国国内能源市场与贵金属市场产业链相对饱和,近年随着国际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激烈波动,相关行业企业利润水平也起起伏伏。
“立志于长远发展的企业,通过在新能源材料端全球资源重新配置来实现企业转型,不仅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符合绿色经济和节能环保的要求,也能巩固国家能源安全,同时还有利于国家实现对‘双高’过剩产能优化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成为新的经济引擎的产业政策。”陈佳说。
他表示,在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发力稳增长、稳大盘、促消费的方针下,锂电产业链既能带动全产业链投资,又能拉动新能源汽车和新型信息消费,短期内的确属于投资热门赛道。只要企业做好风控、稳健经营,就能把握当前时机实现转型目标。
碳酸锂价格持续创下新高
实际上,除了大趋势的带动之外,短期碳酸锂价格的持续飙升也成为很多企业出手“抢矿”的理由。
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11月10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经达到56.75万元/吨,和2020年同期4.2万元/吨的价格相比,碳酸锂两年时间价格已经涨了12.5倍以上。
碳酸锂价格的飙升主要受下游动力电池产能扩张、新能源汽车持续热销驱动。据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10月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月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增长87.6%和81.7%,市场占有率达到28.5%。
不过,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存在着“中下游强势而上游较弱”的问题。陈佳向记者表示,作为全球新近崛起的新能源产业链大国,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中下游处于相对强势地位,但在锂资源要素拥有率方面却有着缺口,这是由国家先天要素禀赋决定的,中国长期以来锂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整体来看是锂资源进口大国。
而国际锂资源市场目前正处于“多事之秋”,11月初,加拿大限制了多家中资企业的锂矿投资,涉及中矿资源(002738)、盛新锂能、藏格矿业等A股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南美三国还讨论“锂业欧佩克”的建立。华西证券(002926)研报表示,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正在进行谈判,拟起草一份文件,就锂的生产和商业化达成三方协议,建立共同的价格政策。
上述研报表示,根据阿根廷矿业秘书处的数据,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拥有全球约65%的锂矿资源,2020年锂盐产量占全球产量的29.5%,是全球锂盐供给的主要来源地,目前该协议谈判进展顺利,若协议达成,意味着南美国家将进一步掌握锂价定价权,锂价大概率将维持高位运行,白色石油战略地位显著。
陈佳表示,“锂业话语权”对中国当前和未来新能源产业链全球布局都至关重要。近年来各大中资新能源厂商都试图通过对国际锂矿市场并购重组,来提升锂业话语权。
据了解,目前全球主流锂业市场大部分份额由五大企业掌握:美国雅宝ALB(占比25%)、智利矿业化工SQM(占比15%)、美国Livent(占比7%),中国的赣锋锂业天齐锂业(002466)分别占有16%和14%。
陈佳认为,由于全球锂电企业目前扩大产能的趋势不减,未来锂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很难改观。从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维稳与新能源车企成本控制等角度来看,未来新能源产业链竞争必将进一步向上游扩展,锂资源将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红海地带。
“中国除了引导企业通过市场并购稳定锂资源供给之外,更要促进产业链技术进步,提升能源利用效能,同时抓紧机遇期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锂资源对外依存度,把握战略主动权。同时要对未来‘锂资源欧佩克联盟’做好充足预案,以备不时之需。”陈佳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