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证监会发布《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的点评:并购重组再迎利好 市场生态优化可期

2023-11-20 07:20:03 和讯  国泰君安刘欣琦/牛露晴/王思玥
  本报告导读:
  预计更多上市公司将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实施重组,更好提高自身“可投性”,从而活跃资本市场并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建议头部券商和有并购重组预期的券商。
  摘要:
  事件:11 月17 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购买资产规则》(简称《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或《规则》)。
  点评:
  《规则》发布旨在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以定向可转债为支付工具实施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1)可转债是指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本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作为重组支付工具,定向可转债由交易对方以资产认购,兼具“股性”和“债性”,能够为交易双方提供更为灵活的博弈机制,有利于提高重组市场活力与效率。2)《规则》定位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可转债办法》)等规则的“特别规定”,可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以定向可转债为支付工具实施重组,置入优质资产、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规则》允许上市公司可单独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购买资产,并对适用原则、发行条件、定价和锁定、权益计算等内容进行了明确。
  1)根据《规则》,上市公司可单独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自行决定重组交易对价全部由定向可转债支付或者搭配部分股份、现金支付。2)在适用原则上,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定向可转债购买资产除适用本规则外,还需参照适用《重组办法》、《可转债办法》等。3)在发行条件上,明确发行定向可转债实施重组需同时符合重大资产重组、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向特定对象发行新股(转股股份来源于回购的除外)等多重条件。4)在定价和锁定上,按照“同样情况同等处理”的原则,参照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相关规定和实践做法,就作为支付工具的定向可转债的定价机制、限售期限等作出规定。5)在权益计算上,明确在认定是否构成重组上市等情形时投资者拥有上市公司权益数量及比例的计算方式。6)《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预计更多上市公司将以定向可转债作为支付工具实施重组,从而更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可投性”,活跃资本市场并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1)定向可转债作为重组支付工具时更有利于交易的高效达成,可鼓励上市公司通过重组提质增效、做优做强。2018 年11 月定向可转债重组试点以来,截至2023 年10 月,24 家上市公司共发行定向可转债40 只,发行规模215.31 亿元;其中,作为支付工具24只、交易金额92.86 亿元,作为融资工具16 只、融资金额122.45 亿元。2)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增强其“可投性”,进而活跃资本市场,并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更好改善市场生态。我们预计,机构与资管业务更具竞争优势的头部券商有望更受益。
  投资建议:建议增持机构与资管业务更具竞争优势的头部券商和有潜在并购重组预期的券商。个股推荐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受益标的为方正证券、浙商证券、国联证券、中国银河、锦龙股份。
  风险提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低于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