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点评:从2023年金融稳定报告看中小银行风险现状

2023-12-28 10:30:13 和讯  光大证券王一峰/董文欣/蔡霆夆
  结合《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对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2022 年以来,农信社改革提速,“一省一策”推进管理体制改革。2003 年我国启动深化农信社改革,完成了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改革。截至 2022 年末,全国农信社系统共2142 家机构,总体风险可控,但受历史性、周期性、体制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农信社也积累了一定风险。2022 年4 月,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挂牌成立,采用“自下而上入股方式”,成为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第一单”。此外,河南、辽宁、山西等地改革方案相继推动落地。
  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逾4700 亿,2023 年发行量显著增加。
  专项债注资中小银行主要有转股协议存款、间接入股两种方式,多数用于非上市中小银行补资本。截至12 月24 日,累计发行4760 亿,其中2023 年发行2183亿。分区域看,辽宁(886 亿)、河南(619 亿)、甘肃(426 亿)、内蒙古(362亿)、山东(350 亿)、黑龙江(313 亿)发债规模超300 亿,河北、广西、广东、四川、吉林、陕西等地发债量在100 亿以上。专项债主要用于农村金融机构,其中,农商行总计划金额2231 亿,机构307 家,单家平均金额7.3 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总计划金额1009 亿,机构230 家,单家平均金额4.4 亿。
  高风险机构377 家,主要分布于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商行,资产占比仅1.7%。
  根据23Q2 央行监管评级,3992 家参评银行中,“红区”银行(表示处于高风险状态)337 家,资产占全部参评机构总资产的1.7%。其中,农合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风险最高,高风险机构数量分别为191 家和132 家,数量占全部高风险银行的近96%,但资产规模仅占全部参评银行的0.84%;城商行中,高风险机构14 家,占参评城商行的11.5%,较上年同期下降1.5pct。
  无高风险机构省份增至10 个,山东、青海、西藏新增入围。福建、贵州、江苏、江西、青海、山东、西藏、上海、浙江、重庆10 个省区市辖内无高风险机构,相较上年,湖南退出名单,山东、青海、西藏为3 个新增无高风险机构省份。
  村镇银行、农商行风险预警机构数量占比71%,绝大多数预警银行经整改后已退出预警名单。20Q4-22Q4 共识别预警银行413 家次。风险类型方面,以同业风险和扩张风险为主,合计286 家次,占比近7 成。机构类型方面,预警银行主要以村镇银行和农商行为主,合计295 家次,占比71%。后续监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预警指标体系,动态调整监测指标,及时体现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状况;同时,探索建立区域性、差异化预警机制。
  中小银行对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的抵御能力显著低于D-SIBs,但仍有安全边际。
  若不良率分别上升100%、200%、400%,19 家D-SIBs 有较强的信贷风险抵御能力,3966 家非D-SIBs 则将分别有1347、2020、2605 家无法通过压力测试。
  从重点领域的压力测试结果看,中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性贷款、同业交易对手、客户集中度、表外业务等领域风险值得关注,债券违约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对参试银行影响较小。
  传染性风险压力测试:参试银行具备面对单家银行违约的抵御能力,银行业中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违约并未显著增强银行间的风险传染性。但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违约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银行间风险传染性。
  风险分析:经济下行可能拖累银行基本面,区域性风险因素也可能进一步累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