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期房地产政策的跟踪报告:沪苏放松限购 核心城市有望延续加大购房支持力度

2024-01-31 08:35:07 和讯  光大证券何缅南
  事件:1 月30 日,上海发布《关于优化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新华日报报道苏州全面取消限购。
  点评:沪苏不同程度放松限购是楼市区域分化格局之下的必要之举,延续了广州放松限购的示范效果,一线城市“渐进式”加大本地购房支持力度或为大势所趋。
  1)根据《通知》,截至购房之日,在上海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已满5 年及以上的非上海市户籍居民,可在外环以外区域(崇明区除外)限购1 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根据新华日报报道,1 月30 日,苏州全面取消限购,买房不再审核购房资格,但新房限售政策仍为两年。
  2)《通知》意味着非上海市户籍的单身人士在缴满5 年社保或个税后,将有资格在外环外指定区域购买1 套住房,取消了此前非上海户籍人士需“已婚”才有购房资格的限制。同日,苏州开始全面取消限购,是自2023 年9 月份苏州市政府提出“对于购买120 平方米及以上商品住房不再进行购房资格审核”后的再次限购政策松绑。我们认为沪苏两市积极放松限购将有效释放本地购房需求。
  3)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提出:“2023 年全年,光大核心30 城商品住宅(不含保障)累计成交金额……同比-1.2%;其中,北上广深杭蓉累计成交金额……同比+3.2%,余下二线24 城累计成交金额……同比-5.1%”、“广州放开120 平以上住房限购等……或为其他核心城市放松限购提供重要政策借鉴,一线城市购房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可以看到,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楼市区域分化格局凸显,核心一二线城市购房需求相对企稳,较多二线城市购房需求不足,因城施策是必要之举。除苏州外,南京、济南、青岛等二线城市已于23 年下半年陆续全面放开限购,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二线城市对楼市过热时期出台的限制措施应放尽放已渐成趋势,而一线城市“渐进式”加大本地购房支持力度亦为大势所趋。核心城市楼市优化政策或将助力楼市“小阳春”如期到来,促进市场销售逐步企稳。投资建议:2023 年,监管部门密集发声,明确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事关金融市场稳定和宏观经济发展全局,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从供给侧看,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三箭连珠”有力提振房地产行业信心,监管持续强调不同所有制房企融资“一视同仁”,并提出房地产融资“三个不低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从需求侧看,中央及地方政策利好持续发力,5 年期LPR 多次下调,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加大合理住房消费支持力度,包括优化“认房认贷”,下调首付比例及按揭利率等,对多孩家庭和人才购房给予进一步支持等,区域分化格局进一步凸显。投资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看好具备片区综合开发能力,有机会参与超大特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市占率有望提升的稳健龙头房企,建议关注招商蛇口、保利发展、中国金茂、中国海外发展、越秀地产、华发股份、中国海外宏洋集团、万科A/万科企业、滨江集团。2)消费类商业公募REIT 积极推进,看好先发布局多元赛道,存量资产资源丰富,在商业地产赛道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房企,建议关注华润置地、龙湖集团、新城控股。3)看好我国产业园步入存量改革+创新发展期,逐步迈向专业化运营发展,公募REITs 利于产业园资产重估,建议关注上海临港。
  风险分析:房地产行业宽松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企业项目竣工不及预期风险,房地产企业多元化业务经营不佳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