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行业出海系列报告之二:建筑行业出海动向及展望

2024-02-26 10:20:06 和讯  天风证券鲍荣富/王涛/王雯
  制造业从产品出口拓展至渠道出海,海外投资建厂成为新趋势
制造业出海可分为“产品出海——渠道出海——品牌出海”三大阶段,大部分出海企业仍处于“产品出海”阶段,在“一带一路”和双循环战略指导下,中国制造业出海步伐加快。2023 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同比增长11.4%,其中23M1-11 对一带一路沿线的非金融类投资同比增速达49%,占比24.7%,海外建厂以及渠道建设正在加速。我们认为,过去海外建筑业主要靠基建项目带动,随着国内制造业正逐渐从产品出海阶段转为海外渠道及供应链布局阶段,新时期制造业出海有望带动更多海外投资机遇,或将带动建设需求从而加快完善建筑业海外布局。
  部分制造业产业链海外落地进程加速,建筑出海企业有望深度受益从布局海外产业链的行业来看,当前时点,锂电池以及光伏产业主要受国内产能过剩以及贸易壁垒规避的动因选择出海,23 年锂电产业链规划海外投资超1554 亿元,重点布局欧美地区,占海外总投资的42%;光伏产业链六家厂商23 年海外规划在建项目的总投资额超350 亿元,主要为组件项目,集中在东南亚和美国等地;海外新能源车销售带来的高利润驱动整车厂出海布局,头部企业海外投资超913 亿元,集中于东南亚以及南美等地;钢铁行业受国内产能管控、环保压力及铁矿石资源制约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水泥及家居类行业主要为开拓海外市场选择产业链布局。我们认为,制造业企业纷纷出海有望形成合力,从而带动更多中国企业出海,中国企业海外建厂以及产业链的落地也有望为带动海外工程建设需求,出海建筑企业有望受益。
  建筑业积极参与制造业出海浪潮,“借船出海”或为中小建企开辟第二曲线建筑业积极参与制造业出海浪潮,提供设计、建设、总承包及运维等服务。
  新能源产业链中,苏文电能已在海外形成设备销售和供配电、光伏EPC 收入,并成立海外事业部,目前的东南亚、北美等都有业务在进行;能辉科技则搭建家用储能海外市场产品和销售团队实现家用储能系统开发,并设立海外子公司加强本地化运作以获取电网储能项目订单;永福则通过投资参与海外大型光伏EPC 项目。半导体产业链中,圣晖集成、亚翔集成为客户提供洁净室“工程施工设计+采购+施工+维护”一站式服务,2023H1 境外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10.12%/129.84%。传统制造业中,中钢国际有望参与宝武海外多个钢铁企业建设及升级改造项目,中材国际一方面有望受益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的水泥产线,同时也受益于国内水泥厂海外产线建设。
  建筑行业出海加速,重视国际工程企业和中小建企海外业务拓展的能力建筑央企出海多采取的总承包模式,细分产业链中小建企跟随客户或“链主”实现“借船出海”,完善海外市场布局。我们建议按照三条主线择优个股:1)大基建央企:推荐中国化学、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中国建筑等,海外订单增速较快,项目承建能力较强;2)国际工程类公司:专业细分领域工程实力较强,推荐中材国际、中钢国际以及北方国际,建议关注中工国际;3)“借船出海”的中小建企:受益于海外新能源项目落地加速,电力工程领域推荐苏文电能(与环保公用组联合覆盖)、能辉科技以及永福股份;随着海外基建需求逐步提升,工程承包及咨询类推荐上海港湾、精工钢构、利柏特、苏交科,建议关注中国海诚;洁净室领域受益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转移,推荐圣晖集成,建议关注亚翔集成、柏诚股份;同时推荐幕墙产品出口龙头企业江河集团,建议关注钢轮及钢结构出海企业日上集团以及铝模板出海企业志特新材。
  风险提示:外汇波动;国际形势及当地法律合规风险;海外市场竞争加剧以及需求下滑;海外项目建设进展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