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专题研究:经营承压 分化显著

2024-04-06 11:30:04 和讯  华泰证券沈娟/汪煜
  核心观点
  2023 年证券行业营收/净利润同比+3%/-3%,大型券商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3%/-8%,表现弱于行业整体。大型券商重点变化:1)资产负债表多有扩张,投资规模整体增长,投资同比分化;2)财富管理承压,部分券商代销收入逆势增长;3)投行股、债业务分化,收入承压;4)资管规模多有收缩,公募基金贡献稳健;5)私募子AUM 扩张,另类子部分同比扭亏;6)国际业务贡献提升,利润内部分化。资本市场生态优化,监管鼓励优质券商通过并购做优做强,看好来自政策驱动下的板块结构性机会,个股推荐轻重并举的行业龙头中金公司H;优质央企券商中国银河;特色区域券商国联证券。
  资产延续增长,投资业绩分化
  大型券商资产负债表多有扩张。资产端,总资产规模普遍增长,固收类投资规模明显提升,同时部分券商增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仓位,驱动金融投资规模增长。负债端,部分短融规模提升较多,反映融资结构变化,未来有望缓解利息支出压力。投资业务方面,权益类投资规模均有提升,中信权益类投资规模超2,000 亿元,固收类投资规模除申万外均有增长,中信固收类投资规模超2,900 亿元,领跑行业。2023 年大型券商投资收入同比+41%,但内部增长分化显著,广发、海通收入波动明显,中信投资类收入超200 亿元,稳居首位。
  投行股权承压,资管规模多收缩
  投行股权业务阶段性收紧,净收入承压,资产管理规模多有收缩。投行方面,IPO、再融资阶段性收紧,股权融资规模承压,债券承销规模稳定增长。头部券商投行净收入均有下滑,且预计短期内仍有承压,但监管持续鼓励并购重组,中长期看,投行业务将继续向全业务链投行生态圈转型,孕育发展弹性。资管净收入大多有所下滑,建投、华泰实现逆势增长,国君受益于华安基金并表,资管净收入大幅提升149%。控股/参股基金公司财务表现分化,广发、招商营收利润贡献可观,未来券商控股/参股基金公司增长仍将成为券商业绩重要驱动。
  财富管理下滑,利息支出承压
  2023 年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同比-3%,同时市场波动下代销业务有所承压,经纪净收入整体下滑。但24Q1 市场成交额重回万亿,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财富管理有望迎来修复。头部券商2023 年两融规模普遍增长,融券头部集中效应延续,股票质押规模分化,利息收入多有增加但增幅较小。而海外融资成本提升且利息支出较刚性,部分券商支出端承压,拖累利息净收入。但2 月以来两融业务规模企稳回升,我们认为伴随市场风险偏好改善,资本中介业务规模和收入有望迎来修复。
  市场生态优化,把握结构性机会
  年初以来资本市场生态逐步优化,交投活跃度明显提升。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财富管理和资本中介业务有望伴随市场情绪回暖而逐渐修复;投行业务短期业绩仍有承压,并购重组有望迎来新机遇;投资业务在Q1 市场波动中预计仍有压力,后续关注市场景气度回升带来的业绩弹性;国际业务仍是券商拓宽收入边界的重要抓手,未来将继续在探索中前行。当前券商板块估值回落低位,基金仓位回调,监管鼓励优质券商通过并购做优做强,看好来自政策驱动下的板块结构性机会,个股推荐轻重并举的行业龙头中金公司H;优质央企券商中国银河;特色区域券商国联证券。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市场波动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