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4.1-4.5):
中信钢铁指数报收1533.82 点,上涨3.28%,跑赢沪深300 指数2.43pct,位列30 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5 位。
重点领域分析:
投资策略:本周资源股表现继续强势,板块关注度进一步提高。金属价格需要考虑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尤其在康波萧条期,商品属性上供需是略微宽松的平衡,供给端没有大产能投放。需求波动只会引发高位震荡,而不是趋势性下行。而金融属性后期驱动力有望提升,由于面临后发国的挑战,主导国储备货币地位也将面临动摇,到了债务周期后期债务持有人希望出售持有的货币债务,换成其他形式的的财富储存工具,一旦大家意识到货币和债务不是个好的选择,主导国长期债务周期就走到头了,货币体系贬值结构性重组会提高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的作用。金融属性占优时候会出现大量商品ETF 来变为库存,从而放大商品价格的弹性,当然其中黄金会最受青睐,这个阶段黄金价格也会与实际利率脱节。对于黑色系商品,金融属性权重低于有色,需要更加依赖其商品属性。节后黑色市场的下跌不能用长期问题来进行解释。成熟期后需求高位波动还是长期趋势下行是两个完全性质不同的问题。实际上钢铁行业以粗钢人均700 公斤以上作为进入工业化成熟期的标志,随后除美国外(70 年代开始逐步开始去制造业,伴随着半个世纪的全球产能大转移),大部分工业国粗钢消费呈现漫长的稳定期。近期波动更多体现是中央财政扩张取代地方财政收缩上的节奏问题。本周证券时报报道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就2024 年粗钢产量调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在工业化起飞阶段中国为提高国有企业效率进行私有化,但这样的方式只对小型企业可行;对于较大型企业,尤其是对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是否能实现私有化是颇成问题的。对于大型国有部门效率的提高,中国的主要措施是借非国有部门的增长引进竞争压力,以及将垄断企业分成几个较小的公司使之互相竞争。而进入成熟期,往往要借助“看得见的手”对这些重工业进行供给端的调整,从而实现行业盈利均值回归。投资中需要用价值的眼光做长周期正确的事情,在此阶段上游资源品行业产出缺口更为明显。钢铁板块大部分属于冶炼加工业,虽然资源属性低于上游采掘业,但目前部分公司已经处于价值低估区,我们认为未来存在修复的机会。继续推荐受益于普钢盈利复苏的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周期的久立特材,受益于管网改造及普钢盈利弹性的新兴铸管,受益于煤电新建及油气景气周期的常宝股份,以及受益于需求复苏和镀镍钢壳业务的甬金股份,建议关注显著受益于普钢盈利复苏宝钢股份,受益于煤电新建及进口替代趋势的武进不锈。
钢材产出回升,去库速度加快。本周全国高炉产能利用率与钢材产量同步回升,国内247 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83.6%,环比+0.9pct,同比-7.6pct,91 家电弧炉产能利用率为52.6%,环比+0.7pct,同比-9.4pct,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为886.3 万吨,环比+1.1%,同比-11.8%;长流程产出增加,本周日均铁水产量增2.3 万吨至223.6 万吨,铁水产量同比仍处于偏低水平,钢厂检修陆续结束,复产继续推动钢材产量增加;库存方面,本周五大品种钢材周社会库存为1613.8 万吨,环比-3.2%,同比+10.0%,钢厂库存为627.4 万吨,环比-6.9%,同比+8.3%;钢材总库存回落,环比-4.3%,去库幅度扩大0.2pct,厂库和社库去库速度进一步加快,下游消费强度持续;本周由产量与总库存数据汇总后的五大品种钢材周表观消费965.2 万吨,环比+1.0%,同比-3.7%,其中螺纹钢周表观消费275.9 万吨,环比-1.9%,同比-11.2%,本周五大品种钢材表需进一步改善,螺纹钢需求略降,板材需求持续旺盛,建筑钢材周成交量恢复至16.49 万吨,环比增加34.3%;本周钢材现货价格跌后企稳,主流钢材品种即期毛利小幅改善,247 家钢厂盈利率为33.3%,环比+4.8pct。
粗钢产量调控持续,关注专项债进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巩固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2024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方面将继续开展全国粗钢产量调控工作,坚持以节能降碳为重点,区分情况、有保有压、分类指导、扶优汰劣,推动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后续供给端政策利好有望延续。根据证券时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3 月21 日表示,下一步将统筹运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工具,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下达进度,加快审核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近期宏观、地产等政策进一步加码推进,钢材中长期需求预期显著改善,基本面长期向好。
钢管企业持续受益于煤电装机提升及油气景气预期。根据Wind 数据,2024 年1-2 月国内火电投资完成额为106 亿元,同比增长54%,核电投资完成额122 亿元,同比增长39.5%,在当前能源自主可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背景下,煤电与核电机组建设相关标的有望显著受益;另外油气开采及输送管道相关标的有望受益于油气行业景气周期。
风险提示:国内产量调控政策超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超预期上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