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周报:交投及新发基金持续回暖 保险“报行合一”推进至人身险产品

2024-04-07 12:50:08 和讯  申万宏源研究罗钻辉
  重要信息:
  券商:本周券商指数上涨0.08%,跑输HS300 0.78pct。①3 月份以来,新发基金在市场震荡格局下已逐渐回暖:根据wind 统计,3 月单月共发行137 只基金,环比增长128%,发行份额1508 亿份,环比增318%;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发行数量最多,达到48 只,为近6 个月以来的最高值。随着后续经济复苏预期不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修复,投资者信心提升,叠加A 股估值吸引力等,权益类基金发行有望进一步回暖。②根据天相投顾数据,受费率新规实施、部分基金规模缩水等影响,2023 年公募机构管理费收入总计达到1333.46 亿元,同比下滑7.6%,大多数头部公募机构管理费收入出现下滑,如易方达基金2023 年管理费收入92.74 亿元/yoy-9%,稳居行业第一,第二名广发基金66.55 亿元/yoy-10%,第三名华夏基金管理费收入60.87 亿元/yoy+0.65%,是头部公募机构中唯一实现增长的公司,具体分析来看,华夏基金多年来持续重点发展ETF 业务,规模反而实现逆势增长,且受主动权益基金降费的影响较小。③中证协发布证券行业2023 年经营情况,自营为第一大收入来源:根据中证报报道,2023 年证券行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59 亿元/yoy+2.8%、净利润1378 亿元/yoy-3.1%,净资产收益率4.80%,同比下降0.51 个百分点。从业务结构上看,2023 年,自营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利息净收入、资管业务等业务收入分别占营业收入比例的30%,28%、13.4%、13.1%、5.5%,业务结构保持稳定。
  保险:本周申万保险II 收跌0.02%,跑输沪深300 指数0.88pct。1)2024 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新增“报行合一”等表述。根据和讯网报道,近日金管局下发2024 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简称“清单”)。监管部门自2021 年起每年发布清单,旨在规范业务开展过程中反映出的易引发纠纷、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项。2024 版清单共94 条,上年删减2 条、修改2 条、新增6 条。在产品设计方面进一步体现“报行合一”的理念,主要新增内容包括:i)产品通过调整附加费用率系数倒算的方式,人为干预费率正常水平,存在误导销售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隐患;ii)保险产品备案费用假设与实际费用不一致,费用描述不清晰、费用水平设定不合理;iii)同一产品在不同渠道销售时采用的精算假设及利润测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缺乏管理手段;iv)养老年金保险采用明显偏离实际水平的预定死亡发生率,缺乏定价依据。继2023 年8 月银保渠道“报行合一”落地后,中介渠道进一步跟进,本次负面清单中新增产品“报行合一”要求,旨在构建“产品设计-定价-渠道-销售”的闭环管理,从根本上缓解由于激进的销售费用投放带来的潜在费差损风险。
  2)扩大汽车消费再迎新规,车险业务有望直接受益。根据央行及金管局,4 月3 日,央行、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与此前的要求相较:i)商用传统动力汽车、商用新能源汽车、二手车贷款的最高发放比例维持不变;ii)取消了金融机构对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80%和85%的贷款最高发放比例限制,新规下贷款比例最高可达100%。车险作为汽车消费的下游产业,有望直接受益于贷款比例上限的放开。近年来,头部财险公司着力优化车险业务结构,持续提升优质业务家庭自用车业务占比,2023 年人保财险家自车承保数量yoy+6.9%至8288 万辆,保费占比yoy+0.01pct 至73.2%,续保率yoy+1.1pct 至77.8%,公司车险承保利润率显著优于行业。我们认为,自用汽车贷款上限的放开有望直接从供给侧提升车险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头部险企更为受益。
  投资分析意见:1)券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证监会吴清主席提出阐述了“1 个基石+5 个支柱”的监管思路,随后证监会4 项政策文件应声出台,重点突出从严从重监管。我们预计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或将提速,具备专业优势的头部券商将更为受益。我们推荐两条主线:1)有望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标的:中国银河、中信证券、华泰证券;2)有望受益于并购重组的标的:浙商证券、财通证券、方正证券、东吴证券。2)保险:随着2023 年报完成披露,市场对于23Q4 投资端波动的担忧落地。
  我们推荐高弹性标的新华保险,分红亮眼、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的中国平安,具有较强改革属性的中国太保,有望受益于汽车优惠政策的中国财险。
  风险提示:券商:1)经济下行;2)流动性收紧;3)居民资金入市进程放缓。保险:1)代理人质态建设不及预期;2)突发巨灾;3)权益市场波动,信用风险暴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