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周报:2024年国有行TLAC达标压力大吗?

2024-04-07 18:25:07 和讯  国盛证券马婷婷/陈惠琴
一、五大行TLAC 缺口测算
根据2021 年10 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及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提出:
1)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以下简称“TLAC 风险加权比率”,TLAC 即Total Loss-absorbing Capacity)自2025年1 月1 日起不得低于16%,自2028 年1 月1 日起不得低于18%。
2)2022 年1 月1 日之前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商业银行,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满足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2022 年1 月1 日之后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商业银行,应当自被认定之日起三年内满足要求。
按照2021 年11 月公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均已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而交通银行于2023 年首次入选,即工农中建四大行需在2025 年1 月1 日之前满足TLAC 风险加权比率不低于16%,而交通银行需在2027 年之前满足TLAC 风险加权比率不低于16%。
按照五大行最新披露的2023 年数据,我们对各家银行TLAC 缺口进行测算:
1)计算TLAC 风险加权比率时,为满足缓冲资本要求计提的核心一级资本工具不能计入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即:
TLAC 风险加权比率=资本充足率-缓冲资本要求其中,缓冲资本要求=储备资本+逆周期资本+附加资本要求,根据2023年G-SIBs 名单,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均属于G-SIBs第二档,适用1.5%的附加资本要求,而交通银行属于G-SIBs 第一档,适用1.0%的附加资本要求。
2)当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最低要求为16%时,存款保险基金可计入的规模上限为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2.5%,即:
TLAC 风险加权比率=资本充足率-缓冲资本要求+存款保险基金计入比例由于当前存款保险基金计入方式尚未明确,按存款保险基金实际余额计入,或是按风险加权资产上限计入,两种方式计入对TLAC 缺口测算结果影响较大。我们假设两种情形,一是假设存款保险基金按上限2.5%计入,二是假设存款保险基金按实际余额计入。
3)满足合格标准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可全额计入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2024 年1 月26 日,中国银行董事会通过《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发行额度和发行安排》决议,将分批次发行减记型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务工具(以下简称“TLAC 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1500 亿元。随后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纷纷披露TLAC 债券发行计划,计划发行规模分别为500 亿元、600 亿元、500 亿元,2024 年四大行TLAC 债券合计发行规模或达3100 亿元。
4)其他假设:2024 年五大行风险加权资产增量与2023 年增量保持一致;资本新规实施带动五大行资本充足率均提升0.5 个百分点;五大行通过发 行次级债券使得2024 年末资本充足率与2023 年保持一致;资产质量及拨备覆盖率保持平稳。
5)从测算结果来看:
若按照情形一,存款保险基金计入比例为2.5%上限,四大行目前来看均已达标,按计划规模发行TLAC 债券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TLAC 风险加权比率分别为18.32%、17.15%、16.34%、17.48%。
若按照情形二,存款保险基金按实际余额计入,截至2023 年末,我国存款保险基金存款余额为810 亿元,与四大行的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约为0.30%~0.40%,对TLAC 风险加权比率达标的作用有限,四大行TLAC 缺口合计达1.1 万亿。
结合四大行在2023 年业绩发布会上的表态,如建设银行提到“从测算来看,资本新规的实施对资本充足率有正向的贡献,有利于资本充足率进一步提升。现在判断2025 年TLAC 达标问题不大,因为资本充足率接近18%,再加上正向的影响,再加上存保基金的补充,应该说总体上压力不大”,我们倾向于认为四大行2025 年初TLAC 风险加权比率达标压力并不大。
二、板块观点:在预期偏弱、存量博弈的环境下,防御性高股息策略更占优势。当前板块内个股超额收益并不明显,建议构建高股息组合进行分散配置,同时采取高抛低吸交易策略,动态调整持仓。
具体标的选择上,我们根据低估值、机构持仓少,股息率高、分红比例稳定,核心一级资本充足、再融资压力小,资产质量指标稳健四个维度综合比较来看,国有大行,城商行中的南京银行,以及农商行中的渝农商行、沪农商行相对更适合防御性、高股息投资策略。
与此同时,当前银行板块估值仅0.47xPB,板块内个股估值溢价显著收敛,若后续政策持续出台,提振市场经济预期,顺周期品种估值仍具备较大修复空间,建议持续关注宁波银行、常熟银行。
三、重点数据跟踪
权益市场跟踪:
1)交易量: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9663.32 亿元,环比上周增加253.26 亿元。
2)两融:余额1.55 万亿元,较上周增加0.29%。
3)基金发行: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63.77 亿,环比上周减少88.74亿。4 月以来共计发行63.77 亿,同比减少699.48 亿。其中股票型8.44亿,同比减少77.65 亿;混合型13.75 亿,同比减少148.71 亿。
利率市场跟踪:
1)同业存单:A、量:根据Wind 数据,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为1562.00亿元,环比上周减少2851.60 亿元;当前同业存单余额13.79 万亿元,相比3 月末减少22834.30 亿元。
B、价:本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为2.18%,环比上周减少3bp;4 月发行利率为2.18%,较3 月减少5bps。
2)票据利率: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60%,环比上周下降26bps,4 月平均利率为1.60%,环比3 月下降34bps。本周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为1.73%,环比上周下降26bp,4 月平均利率为1.73%,环比3 月下降34bps。
3)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为2.29%,环比上周减少1bp。
4)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本周无新发行专项债,环比上周减少1775.10亿,年初以来累计发行6341.24 亿。
5)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本周未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年初以来累计发行794.86 亿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资本市场改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