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份金融数据点评:“挤水分”和“减虚胖”下的社融

2024-05-13 07:35:06 和讯  光大证券王一峰
事件:
2024 年5 月11 日,央行公布了4 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
(1)M2 同比增长7.2%,增速较3 月末下降1.1 个百分点;(2)M1 同比负增1.4%,增速较3 月末下降2.5 个百分点;(3)新增人民币贷款7300 亿,同比多增112 亿,同比增速9.6%,同3 月末持平;
(4)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987 亿,同比少增1.42 万亿,同比增速8.3%,较3 月末下行0.4 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4 月新增居民贷款、新增社融、M1 同比增速均为“负增长”?“挤水分”与“去虚胖”的解释力有多强?“存款补息”的影响是开始还是结束?市场对于4 月金融数据关切度明显提升,我们看法大体如下:
点评:
一、 4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小月不小”,但票据占比过大结构欠佳4 月信贷新增7300 亿,同比多增112 亿,信贷投放“小月不小”。4 月是传统信贷小月,但在央行“合理增长、均衡投放”引导下,月内新增信贷实现同比多增,新增人民币贷款7300 亿,对应贷款增速9.6%,同3 月末基本持平,基本符合市场预期。1-4 月人民币贷款累计新增10.2 万亿,仍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4 月新增信贷占3 月比重为24%,明显高于去年同期19%,MPA 考核要求下,信贷投放“大月过大、小月过小”情况有所改善,4 月“小月不小”。
信贷增量结构欠佳,零售类贷款负增长。从结构角度看,4 月居民、企业贷款(不含贴现)新增规模分别为-5166 亿、219 亿,同比多减2755 亿,少增5340 亿,明显低于2019-2023 年同期增量均值2526、6642 亿。在1Q 信贷投放“对公强、零售弱”,经济“生产强、消费弱”的基础上,4 月零售贷款延续弱势,反映出从生产到消费传导循环需要进一步畅通,零售消费类信用活动需要更多提振。
4 月票据利率中枢下移,表内票据贴现规模高增,票据贴现占新增贷款比达到115%。4 月1M 期转贴利率自3.85%高位回落至1.8%附近,月内呈波动下行走势,均值中枢为1.72%,环比3 月下行101bp。月内票据承兑、贴现发生额环比、同比均有提升,到期强度相对稳定情况下,银行体系内存量票源规模增长。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机构冲票填规模诉求较强。4 月票据融资8381 亿,同比多增7101 亿,创历史新高。同时也需要注意到,表外未贴现票据负增4486 亿,同比多减3139 亿,负增规模亦接近历史低点;月内票据融资占新增信贷比重115%。
4 月表内外票据合计增3895 亿,银行体系存量票据余额回升至15 万亿。表内票据贴现显著多增与表外未贴现规模显著回落形成对比,跷跷板效应明显,未贴现票据萎缩对社融增长形成拖累,但根源仍在表内。
二、 对公贷款累计增量稳定,准财政尚未明显发力对公贷款投放强度季节性下行叠加“虚胖”瘦身。4 月对公贷款新增8600 亿,同比多增1761 亿,占月内新增贷款比重118%,主要是票据融资贡献。结构层面,4 月对公短贷、中长贷分别新增-4100 亿和4100 亿,同比多减3001 亿、少增2569 亿,票据融资月内新增8381 亿,同比多增7101 亿。对公贷款1~4月份合计新增8.6 万亿相对稳定,同比少增1.04 亿,占新增信贷比重85%,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而对于4 月单月的放缓,既有季节性下行因素、也有前期“虚胖”的瘦身,在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叫停“手工补息”政策和市场自发性需求放缓等因素影响下,4 月对公贷款(不含票据)增加219 亿。
准财政尚未明显发力,是未来信贷扩张的重要支点。1Q24 政策行发力明显偏弱。进入4 月份,PSL 续作量较低,月内净偿还3431 亿,偿还规模创历史新高。一方面由于,政金债利率持续下行,低于PSL 资金成本。4 月5Y 国开债利率均值中枢降至2.2%,截至5 月9 日,5 月中枢2.17%,低于2.25%的PSL 利率。另一方面,4 月减少PSL 续作规模,增加政金债发行可改善债市长端利率过低情况,同央行政策意图相符。4 月政金债净融资3647 亿,环比3 月多增2609 亿,月内PSL+政金债合计新增融资216 亿,环比3 月少增500 亿,年初以来二者合计减少373 亿,同比少增6341 亿,政策行负债端仍未出现明显扩容迹象,资产端投放料亦未明显发力。未来,为稳定基建投资,4.30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我们后续需观测政策行配套资金的落地强度。
三、 居民端信用扩张季节性回落,消费信用活动改善需重点加力4 月零售贷款读数季节性回落。4 月份居民贷款减少5166 亿,同比多减2755亿,其中居民短贷减少3518 亿,同比多减2263 亿;中长期贷款减少1666亿,同比多减510 亿。结合1~4 月份居民信贷数据增长形势看,很难用“虚增瘦身”予以解释,现阶段居民端就业、收入等长周期变量预期稳定性较弱,居民扩表意愿不高,消费购房需求修复偏缓,零售端信用扩张仍主要依靠经营贷多增支撑。具体来说:
一是4 月按揭贷款净增规模或仍为负。房地产销售“小阳春”行情持续性较弱,克而瑞数据显示,4 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122 亿,环比3 月下降12.9%,单月/累计同比降幅44.9%/46.8%,房地产销售数据未现明显改善迹象,新房按揭投放承压。在居民中长期贷款总量减少的情况下,按揭贷款净增规模大概率为负。
二是4 月非房类消费贷料也产生负贡献。1Q 季内经营贷、非房消费贷分别新增1.29 万亿、375 亿,按揭贷款增加51 亿,开年零售端消费类信贷投放强度一般,增量部分主要由经营贷支撑。1-4 月居民贷款合计新增8134 亿,同比少增6555 亿,低于2019-2023 年同期均值1.96 万亿,其中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新增50 亿、8084 亿,同比少增6348 亿、202 亿。从1~4 月份累计数据看,预估4 月信用卡、综合消费贷等非房类短期消费贷也为负增长。而短期经营贷料也为负增。
四、 4 月社融数据超预期转负,增速降至8.3%年内新低4 月新增社融-1987 亿,同比少增1.42 万亿,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1.01 万亿;1-4 月份新增社融12.73 万亿,同比少增3.04 万亿,余额增速8.3%,环比3月末回落0.4pct。拆分来看:
(1) 表内信贷:4 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3306 亿,同比少增1125亿。外币贷款减少310 亿,同比基本持平。月内非银贷款、境外人民币贷款分别新增2607、1259 亿,同比多增473、633 亿,二者均呈超季节性回升。
(2) 未贴现票据:4 月未贴现票据减少4486 亿,同比多减3141 亿,表内外票据跷跷板特点明显,表内票据贴现新增8381 亿,同比多增7101 亿,月内贴现力度提升加大票源消耗力度,未贴现大幅负增长。
(3) 政府债:年初以来政府债发行节奏偏慢,Wind 数据显示4 月政府债净融资规模-435 亿,其中国债、地方债净融资规模分别为-984、549 亿,同比分别少增2817、1887 亿。4 月社融口径政府债减少984 亿,同比少增5532亿,是拖累月内社融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年初以来部分高债务省份受化债等因素影响,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调降,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国债到期规模较大影响净融资读数表现,1-4 月国债合计到期 3.15 万亿,较去年同期多增7278 亿,其中4 月单月到期1.18 万亿,同比多增6149 亿。
(4) 企业股债融资:4 月信用债新增493 亿,同比少增2447 亿。股票融资方面,月内社融口径IPO、定增等合计融资186 亿,同比少增807 亿。1-4月份企业股债融资合计增1.26 万亿,同比少增2090 亿。
后续伴随政府债供给放量,社融增速有望逐步上行。4 月社融增速触及8.3%年内低点,主要受部分储备项目贷款投放后移、政府债发行滞后、存量票据压降、股债融资平淡等因素拖累。后续政府债供给将逐步提速,社融增速有望逐步上行。
五、 M1 增速转负,M2 扩张放缓,M2-M1 剪刀差走阔4 月M2 同比增速为7.2%,较3 月末下降1.1pct,较年初下降2.5pct;M1 增速-1.4%,较3 月末下降2.5pct,较年初下降2.7pct;M2 与M1 增速剪刀差8.6pct,环比3 月走阔1.4pct,较年初走阔0.2pct。
存款层面,4 月人民币存款减少3.92 万亿,同比少增3.46 万亿,信用扩张放缓,存款派生速度有所下降。拆分细项看:
1) 居民存款4 月减少1.85 万亿,同比多减6500 亿;1-4 月居民存款合计新增6.7 万亿,同比少增2 万亿。从1Q 数据看,居民活期、定期存款分别新增1.36、7.19 万亿,同比多增1.1 万亿,少增2.5 万亿,个人储蓄存款定期化趋势出现一定边际放缓迹象。
2) 企业存款4 月减少1.87 万亿,同比多减1.73 万亿;1-4 月企业存款合计减少1.65 万亿,同比少增4.69 万亿。我们观察4 月企业存款-(M1-M0)增速差3pct,环比3 月走阔0.8pct,企业定期化态势不减。
3) 财政存款4 月新增981 亿,同比少增4047 亿,1-4 月合计减少1874 亿,同比少增9876 亿,开年以来财政开支强度不弱,政府债发行滞后,政府存款增长强度不及往年同期,财政因素对资金面形成正向贡献。
4) 非银存款4 月减少3300 亿,同比少增6212 亿,1-4 月合计新增1.23 万亿,同比多增1401 亿。开年以来,一般存款和非银存款间跷跷板效应明显。
一方面,债市走牛有效提振理财等资管产品收益率,1-4 月固收理财近1 月收益率中枢明显高于国股行各期存款挂牌利率,“比价效应”下零售一般性存款加速脱媒。4 月理财规模增长近2.5 万亿,高于2021-2023 年同期均值1.6 万亿,实现超季节性增长。另一方面,叫停存款“手工补息”或推动部分企业存款资金流入非银体系,增量信用扩张自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移,表内贷款投放扩张强度减弱,导致货币派生节奏趋缓。
六、 如何看待金融数据三重负增?5 月金融数据如何演化?
通过对4 月金融数据观察不难发现,新增居民贷款、新增社融、M1 同比增速 均为“负增长”,市场上对这些数据变化多通过“挤水分”、“去虚胖”、“减浮沫”进行解释。以上理由解释力如何?如何评估水分有多大?虚胖多严重?浮沫有多高?这些都将影响对下一阶段信用扩张读数的评价。一些特定事件,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停止“手工补息”的影响是一次性的吗?
第一, 有效需求不足仍是核心问题,与一些影响因素共同在“信贷小月”施加影响,前者是“源”、后者是“流”。4.30 政治局会议指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要“避免前紧后松”。对于需求不足,中央有充分判断,反映在金融领域主要是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正是因为需求不足,导致供需矛盾显现,价格体系呈现出反映明显。4 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6%,基本同一季度持平;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利率3.7%,环比3 月下行2bp,比上年同期低48bp;各类债券价格明显下行,市场利率持续低于政策利率运行,长期国债价格虽有所回调,但也处于历史低位。广谱利率下行趋势未见拐点,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持续让利效果明显。当前信用活动“量”的萎缩并未带来“价”的抬升,供需矛盾并未发生逆转。后续看,也尚未见到出现拐点的苗头,尤其是对于居民端信用活动来说。
第二, 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推动利益各方对规模扩张诉求减缓。中央要求“各地政府不能干预银行存贷款行为,不能靠人为增加存贷款来‘制造’增长”。今年以来,相关利益各方推动银行“以量换价”,规模扩张的动能放缓。(1)从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看,1Q 季内统计局对金融增加值季度核算方式进行了调整优化,从原有参考存贷款余额增速的方式调整为参考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速、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等收入指标方式。金融将更加重视金融业收入端的稳定,减少银行行为扭曲;(2)从“合意贷款”规模看,会修正对“量”的诉求从而减少“价”的扭曲,未来全年合意贷款增长规模可能下修;(3)从银行自身经营看,“价”的严重扭曲降低了商业可持续性,“规模情结”也得到了部分修正。主要上市银行1Q24 加权平均NIM 为1.57%,较2023 年继续收窄13bp,沿用传统降价促投放策略则较难实现“量价平衡”。
第三, 政策导向强化“盘活存量金融资源”,防止“资金沉淀空转”,4 月金融数据读数确有“挤水分”成分。(1)“盘活存量”方面,信贷资源优化使用,从传统房地产、基建领域转向“五篇大文章”,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本产出效率提高,有助于减少对于信用的需求。我国存量信贷超过250 万亿,存量贷款投放领域和使用效率的小幅改善,对边际影响显著。(2)“防空转”方面,我们一直强调,当银行存贷利差过度收窄,在不同的机构、产品、期限上就容易发生资金空转套利,我们虽能够刻画部分表现,诸如高存低贷、转存转贷等,但很难穷尽、或者准确描述与评估“空转”。当前“挤水分”的主要方式是,控制资产的最低价与控制负债的畸高价。资产负债表虚增减量确实会对新增信用读数产生拖累。但要注意,以上无论是“盘活存量”还是“防范空转”,都不是4 月份单月影响,如果认可这种趋势,那么对信用活动的读数来说,一定时期内都会产生对应影响。
第四, 叫停“手工补息”实质性影响可能是开始而不是结束。市场对4 月金融数据表现恶化,过多归于叫停“手工补息”的影响,我们对此看法存疑。叫停“手工补息”兹事体大,在协定、通知等“类活期”存款中占比不低,“手工补息”存款规模边际变化可能产生持续扰动。(1)“手工补息”不宜直接同“虚增”套利划等号,料与4 月信用层面放缓关联度不大;(2)协定存款变化对M1 扰动巨大,4 月M1 负增是季节性效应、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手工补息”边际变化的共同影响。从理财数据看,4 月理财规模扩张主要是居民端“脱媒”,不是企业端“脱媒”,“手工补息”存款转化为其他资管产品需要响应时间,5 月份及后续扰动或更明显。(3)叫停“手工补息”对银行是确定 性利好,即便一些存款转变为其他形态,或者转入“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而言是付息率的确定性明显下行,相关影响见前期报告《叫停“手工补息”存款影响几何?——银行业周报(2024.4.15-4.21)》。
第五, 存款与贷款、货币与信用,在读数上剪刀差的矛盾恐将延续。年初以来信用扩张和货币派生分化程度拉大,贷款量增速降,存款受资金“脱媒”等影响派生放缓,4 月末社融、M2 增速分别为8.3%、7.2%,增速差较3 月走阔0.7pct 至1.1pct;贷款、存款增速分别为9.6%、6.6%,增速差较3 月末走阔1.3pct 至3pct。从增量存贷差看,1-4 月增量存贷差-2.87 万亿,缺口同比拉大6.48 万亿,明显高于过去5 年同期水平。存款“脱媒”背景下,新增信用扩张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倾斜,信用扩张与存款派生节奏均有放缓,M2 统计原因导致读数偏低,伴随着后续叫停“手工补息”影响发酵,M1、M2 增速或仍受一定影响。
七、 为什么不期待一下“降息降准”呢?
首先,从市场自发运行看:4 月末,银行体系受贷款月末冲量、债券利率回调、叫停存款“手工补息”的不确定性影响,机构融出行为明显谨慎。跨月后,前期备付的超额流动性有所释放,市场资金面整体并不紧张。同时存款“脱媒”,尤其叫停“手工补息”后企业存款持续“脱媒”所形成的一般性存款和非银存款跷跷板效应可能持续显效,对市场总的资金面会形成利好。虽然在这一过程中,结构性不平衡、不匹配情况仍存,也会导致同业存单发行、债券投资增减的扰动。
第二,政策表态来看:4.30 政治局会议意外释放货币政策的积极信号,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虽然政策表态清晰,但目前市场对于降息和降准判断尚未形成共识,交易层面也未有体现。在我们看来,2Q 货币政策具有保持“佛系”的基本面基础,但仍需要对政策新提法予以足够重视,尤其是4 月金融数据披露后市场情绪或有所升温。
(1)对降低准备金率来说,确定性强,只需要把操作时点前置即可。
(2)对于利率工具来说,恐需要解决诸多协调性问题。MLF 利率受制于境内外利差、存贷利差“双重约束”;LPR 利率受制于银行NIM 约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又受制于OMO、MLF 偏高“脱媒”约束。可见利率工具使用并不顺畅。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融资需求不足的矛盾可能是下一时期的关键问题,若信用“量”的扩张明显乏力、则“价”可能需要跟进调整,从而激发信贷需求,稳定投资和消费活动。因此,从价格工具看,如果需要的优化,我们倾向于在外部冲击较小的时间窗口,系统性调整整个利率谱系,实现整体利率的下降,5 月可能是一个时间窗口。当然,对“利率”政策工具使用可以有更狭义的解释,比如只降低PSL、再贷款之类的定向性工具来改善银行体系向央行借款成本等。
八、 风险提示
经济恢复节奏偏慢,货币政策操作超预期,政府债发行进程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