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4月信贷社融及Q1货政报告点评:银行迎来高质量发展

2024-05-13 08:25:04 和讯  浙商证券梁凤洁/徐安妮
  投资要点
  需求偏弱、信贷小月、财政靠后共振,使得单月社融首次负增。放弃规模情节,有利于金融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和量价平衡,看好银行板块。
  数据概览: 2024 年4 月社融新增-1987 亿,2023 年同期为1.2 万亿,余额增速环比下降0.4pc 至8.3%;2024 年4 月人民币信贷新增7300 亿,同比多增112 亿,余额增速环比上升0.4pc 至9.6%。4 月M2 同比增速为7.2%,环比放缓1.1pc;M1 同比增速为-1.4%,环比放缓2.5pc。
  信贷小月更小,社融首次负增
  (1)实体信贷偏弱,票据规模高增。2024 年4 月人民币信贷新增7300 亿,同比多增112 亿,票据为支撑项。其中,居民贷款同比多减2755 亿,企业实体贷款同比多减5570 亿,票据同比多增7101 亿。①供给端,票据补量完成信贷投放平滑要求。一方面,4 月为传统信贷小月,3 月季末冲量对信贷储备项目形成了一定程度透支,导致4 月投放乏力。另一方面,央行管理贷款节奏要求仍在,银行在实体需求不足情况下通过票据贴现,完成贷款投放要求。②需求端,地产销售疲弱及财政拉动效应滞后导致需求不足。一方面,房地产需求依旧疲软。2024 年4 月中国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780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政治局会议针对房地产定调“消化存量、优化增量”。近期多个城市落地房地产优化调整政策,涉及优化住房限购、住房“以旧换新”等,有助于推动地产需求释放,后续效果值得重点观察。另一方面,财政对信贷拉动节奏偏后。2024 年4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984 亿,去年同期规模为4548 亿。随着地方债、超长债发行提速,融资需求偏弱的格局有望得到改善。
  (2)2006 年以来单月社融首次为负。2024 年4 月社融负增1987 亿,显著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实体融资需求偏弱,表现为社融口径贷款+未贴票合计负增1180亿元,同比少增4266 亿。其中未贴票大幅度负增长,主要是票据贴现量大导致,贴票+未贴票合计新增了3895 亿元,同比多增3960 亿;另一方面,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为较大拖累项,分别同比少增2447 亿和5532 亿。政府债发行节奏较慢,拖累社融负增。
  治理手工补息政策或影响M1、M2 增速
  M1、M2 增速放缓,存款脱媒现象加深。4 月M2 同比增速为7.2%,环比放缓1.1pc;M1 同比增速为-1.4%,环比放缓2.5pc。一方面,贷款增长抛弃规模情结、同时融资需求偏弱,导致信用派生存款规模随之下降。另一方面,受近期治理手工补息政策影响,存款向理财搬家现象加深,M1、M2 增速整体放缓。
  放弃规模情节有助于银行实现量价平衡
  整体有利于银行业放弃规模情节、实现量价平衡,推动银行业高质量发展。不计资本成本的行为有望得到改善,有利于银行股股东利益。
  (1)随着经济需求和结构变化,监管弱化数量货币政策目标。①央行在货币政策报告中指出“从国际上看,直接融资较为发达的经济体不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直接融资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更加适配。随着直接融资发展,预计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将弱化。②央行在专栏讨论部分指出信贷增速放缓源自经济结构和融资结构转型,信贷需求较前些年会出现“换挡”。预计未来监管对信贷增速的要求弱化,更加关注结构变化和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效率。我们认为监管的思路是,引导有需求的主体融资成本下降,对于没有需求的主体需要防范资金空转行为。防范资金空转具体体现在限制投放超低利率贷款、防范存款恶性竞争,其中包括近期自律机制提出的限制手工补息高息揽储等措施。
  (2)金融增加值核算方式调整,银行考核逐渐转向盈利增长。2024Q1,国家统计局优化金融业增加值的季度核算方式。调整前,金融业增加值主要参考存贷款余额增速。地方为了更高的GDP,容易考核、推动银行季末冲量,导致银行存贷款出现“水分”,且容易滋生资金空转现象。调整后,核算方式主要参考银行利润指标,包括营业收入中的利息净收入增速、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等。随着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调整,预计地方对银行业考核思路也将逐步转变,转向盈利增长。而此前虚增的存贷款泡沫将被挤出,存高贷低和资金空转现象有望得到改善,Q2 开始将持续影响信贷和M2 增速表现。
  预计短期降息降准的概率下降
  整体利率仍在下降通道。24M3 新发贷款加权利率较23M12 回升16bp 至3.99%,主要得益于票据融资利率上升79bp 至2.26%,而一般贷款(不含票公司贷款+个人非房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均进一步下降8bp、28bp 至4.27%、3.69%。央行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继续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对有融资需求的主体,预计监管仍将推动融资利率下行。
  短期降息降准概率下降。主要考虑:①央行认为“当前物价处于低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需求不足、供求失衡,而不是货币供给不够”。因此我们认为短期降准的迫切性下降,未来是否降准要看经济形势变化以及流动性是否存在缺口。②考虑海外发达经济体降息时点后移,为保持汇率稳定,短期降息概率不高。
  投资建议:银行业弱化规模情节、转向高质量发展,有利于量价平衡和股东利益。买银行=买入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推荐“大+小”组合。(1)大:选高股息大行,六大国有行、兴业。(2)小:①高股息中小行,南京、江苏、成都、浙商;②高成长中小行,宁波、苏农、常熟。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政策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