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证监会主席雷添良围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多项建议。此后,2024 年4 月19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 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观点:
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如何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这一话题,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证监会主席雷添良提出多方面建议。具体如下:
1、 降低港股通投资者准入资格
放宽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针对“内地个人投资者在参与港股通交易时,需满足证券账户不低于50 万元”这一情形,建议降低将沪深港通项下内地投资者准入资格标准至10 万元人民币,以此降低内地中小投资者投资优质港股市场标的的门槛。
优化互联互通股息红利税务安排。针对“在南向交易方面,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需向内地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这一情形,建议降低港股通个人投资者的股息红利税收水平,使之与A 股市场持平。
梳理A 股股息红利税相关规定,与持股期限挂钩,持股期限超过1 年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现行政策下,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所缴纳的实际税率为20%-28%,最高为28%(持有非H 股缴纳10%的企业所得税,并向中央政府缴纳18%个人所得税)。
若港股通红利税减免落地,短期看有望提振南下资金对港股高分红相关板块的投资热情,长期有助于改善港股市场流动性,推动交易额中枢上行。
2、 丰富互联互通机制下的跨境投资产品
优化ETF 互联互通纳入标准。第一,将ETF 互联互通机制的合资格产品范围扩大到覆盖海外股票的ETF 及债券ETF。第二,将REITs 纳入互联互通。第三,将人民币柜台交易纳入港股通。
3、鼓励优质企业赴港上市融资
港股流动性压力叠加备案时间较长,2023 年港交所主板IPO 规模同比下降55.7%,IPO 募资总额排名下滑至世界第六。雷添良表示,针对“市场也关注到备案审批进度慢、预期性不高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理顺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备案流程,向市场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并建议内地相关部门出台一些鼓励优质企业赴港上市融资的支持政策。
在互联互通制度启动十周年之际,2024 年4 月19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5 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具有一定政策意义:
1、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 合资格产品范围
拟适度放宽合资格股票ETF 的平均资产管理规模要求,降低南向港股通ETF 产品的港股权重和港股通股票权重要求,北向沪股通、深股通ETF 产品做对等调整,支持香港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建设。2022 年7 月,互联互通机制下的“ETF 通”启动,首批纳入产品87 只,截至目前已超过150 只,已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类等产品类型。此次改革是ETF 通推出后的首次,预计将有序推动ETF 互联互通扩容。
2、将REITs 纳入沪深港通
将内地和香港合资格的REITs 纳入沪深港通标的。根据港交所“连接中国与世界”战略规划,我们预计后续北交所股票、金融衍生品有望纳入互联互通机制。
3、 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分阶段推进,开通初期主要集中于香港或海外投资者,首批增设人民币柜台的港股公司共24 家。虽然该模式仍处于发展初期,但长期看有望持续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 优化基金互认安排
适度放宽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优化基金互认安排。《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基金成立1 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 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不以内地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不高于50%。
5、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截至2023 年年末,中资股占港股总市值的比例高达74%,为香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赴港上市渠道畅通,有望提升香港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综合考虑近期政策面利好因素密集落地,叠加此前调降印花税相关举措,及2024 至2025 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对于提升港股市场效率与流动性的安排,我们认为,“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大方向不改。香港正迎来政策红利期,长期看港股吸引力有望持续提升。个股配置上,把握政策呵护下港股高股息品种+行业龙头的投资机会,推荐香港交易所、中国财险、友邦保险。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节奏低于预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利率较大波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