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行业点评报告:5月制氢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大规模、高效、一体化有望成为未来趋势

2024-06-12 19:00:08 和讯  华宝证券张锦/张后来
  投资要点
  事件:5 月制氢项目集中取得突破。根据对北极星、国际氢能网、绿氢之家等相关资料的整理,包括许继PEM 制氢发电一体化项目、圣圆能源内蒙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内蒙古乌兰察布10 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等在内的12个项目取得了进展。从各项目公示的信息来看,制取规模扩大化、应用技术高效化、产业链一体化成为主要趋势。
  绿氢项目将逐渐向大规模商业化发展:从2025 年5 月公布进展的各项目来看,绿氢制取规模均突破了5000Nm/h,其中项目规划规模最大的是内蒙古乌兰察布10 万吨/年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制氢规模可达200000 Nm/h。
  中国早期的小规模绿氢示范项目已经逐渐验证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未来绿氢项目将逐渐向大规模商业发展。根据Rystad Energy 在2024 年6 月发布的预测数据,预计到2024 年底,中国将安装约2.5 GW 的电解槽产能。
  方形常压电解槽具有成本较低,制造工艺更简单,便于实现大型化的优势:
  碱性制氢的方形常压电解槽一般是由氯碱行业演变而来。与高压系统相比,常压系统下氢气泄露速度会明显下降,将外形设计成方形将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此外,方形常压内部流场分布更均匀、合理,便于大型化制取场景的使用。从供应端来看,截至2024 年5 月国内已有爱德曼、海德氢能、三一氢能、亿利氢田、蓝拓氢能、汉氢科技、菲尔特等企业布局方形碱槽。从主要厂商生产的方形电解槽来看,目前发布的大标方碱性电解槽新品大部分采用的是金属圆形带压技术路线,这也是国内碱性电解槽最主流的技术路线之一。
  合成甲醇、合成氨一体化项目进展加速:除交通和炼化行业外,合成甲醇和合成氨成为绿氢应用的主要方向。由绿氢合成的绿色甲醇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在当前全球降碳大背景下,未来有望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能够实现从制氢、储氢、运氢到氢能化工的全产业链整合,并且对于经济成本较高的储运环节技术要求较低,促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和高附加值转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环境友好、高附加值转换、高效经济等特点,未来有望得到各行业龙头以及相关政府的重视。
  投资建议:5 月我国绿氢制取以及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进展加速,随着相关招投标事件的落地,制氢系统及相关细分环节(例如制氢电源、电解槽等)有望受益;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的产品可用于加氢站或者经短距离运输后用于工业等领域,随着相关项目的落地,布局氢能储运、燃料电池、加氢站等下游行业的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技术发展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本报告部分图表根据新闻资料整理,或存在统计不完备的情况;本报告提及的上市公司旨在论述行业发展现状,不涉及覆盖与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