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7月31日讯 近日,百利天恒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摩根大通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百利天恒2023年1月登陆科创板,此次若能成功上市则有望搭建“A+H”的双重资本架构。
资料显示,成立于1996年的百利天恒,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与营销一体化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公司主要销售29种获批药品,以化学仿制药和中成药为主,产品线覆盖麻醉、肠外营养、抗感染及儿科等领域。
创新药均未实现商业化
实际上,百利天恒最早通过化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业务起家,2010年开始向创新药转型,主要聚焦抗肿瘤生物药。2014年,公司在美国西雅图创建了SystImmune,并逐步建立了SEBA双抗平台、HIRE-ADC技术平台及GNC多抗平台,投入大量资源进行ADC药物及双抗、多抗药物的研发。
目前,公司已形成了创新生物药业务和化药制剂、中成药制剂业务两大板块。2021-2023年,百利天恒收入分别为7.95亿元、7.02亿元和5.60亿元,录得亏损净额分别为1.08亿元、2.82亿元和7.80亿元,累计亏损近12亿元。
2024年1-4月,百利天恒实现收入54.97亿元,净利48.64亿元。究其原因,主要系3月公司收到了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签订的许可及合作协议所产生的许可费收入。
去年12月,百利天恒与全球肿瘤医药领域跨国巨头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就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双抗ADC(BL-B01D1)抗肿瘤药物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潜在总交易额高达84亿美元,首付款约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71亿美元。
记者注意到,尽管ADC新药前景广阔,但百利天恒所有的创新候选药物仍处于临床及临床前开发阶段。招股书披露,预计BL-B01D1将于2026年或之前向中国药监局提交首个适应症的NDA申请,最早于2028年向美国FDA提出首个BLA申请。在未来的三到五年,BL-B01D1将陆续在中国、欧美及其他市场提交更多适应症的监管审批申请。
对此,百利天恒表示,在创新药实现商业化并产生收入前,预计现有上市产品在未来将继续为公司贡献收入。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上述首付款在财报中的确认也引发投资者质疑。在一季报业绩会上,有投资者表示,百时美施贵宝BMS在今年一季报中将支付给子公司SystImmune的8亿美金确认为预付款。同时,公司在公告和财报中披露首付款也是预付款,而董秘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却强调8亿美金是知识产权许可费。在披露中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百利天恒对此回复称,截至3月7日,公司已收到由百时美施贵宝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截至3月31日,公司根据授权许可履约的实际情况在2024年第一季度确认了相关授权许可收入,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上市将推进创新药国际化
经过10余年的布局,百利天恒创新药管线有20余个,涵盖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及其他癌症等。不过,在研管线中,大部分位于临床阶段及临床前阶段,预计完成时间为2024-2026年。
来源:百利天恒招股书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BL-B01D1的相关药物需要大量投资来完成临床开发、监管审查、药物生产、营销及上市,然后才能取得产品销售收入。这意味着,百利天恒需要在产品管线的研发及商业化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2018-2023年,百利天恒的研发费用持续攀升,分别为1.44亿元、1.81亿元、1.96亿元、2.79亿元、3.75亿元和7.46亿元,在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12.92%、15.03%、19.32%、34.97%、53.32%及132.81%。
尤其是2023年经过高强度研发支出后,百利天恒面临流动性方面的压力,公司的债务增至6.88亿元。尽管今年收到百时美施贵宝BMS首付款后,公司的资金情况有所好转,但债务仍在大幅增加。截至4月底,公司的债务近10亿元。
此外,公司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签订的协议为共同开发BL-B01D1的药物,这与一般药企出售中国以外的全球权益需购买方来承担海外开展临床和研发的费用有所不同。因此,后续的研发仍需百利天恒投入巨额资金。
根据募资用途,百利天恒将部分资金用于国外的创新药研发活动,加快公司在HIRE-ADC、GNC及SEBA平台下的多种药物的全球临床开发。例如,将目前在国外进行的早期临床试验的药物推进至后期临床开发,以及启动其他药物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等。
与此同时,IPO募资还将用于建立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主要是为国外生物药的新生产设施建设或收购提供资金。对此,百利天恒表示,未来几年,公司的生物药将在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进行后期临床开发及商业化,因此,公司计划在国外建设新生产设施,以满足全球对药物增长的生产需求。
关于百利天恒的上市进程,中国网财经将持续保持关注。
刘畅 07-30 19:40
郭健东 07-25 21:12
郭健东 07-25 15:25
郭健东 07-25 18:20
董萍萍 07-11 09:35
郭健东 07-09 21:4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