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扬帆出海”系列(一):三论工业机器人:突围

2024-09-09 18:35:05 和讯  华创证券范益民
  强弱之论:日本和美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差异。通过对比美国、日本工业机器人发展,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行业离不开三个要素:1)劳动力短缺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2)发展强劲的下游应用领域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加速剂;3)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强力后盾。
  美国作为工业机器人诞生地,发展缓慢的核心原因在于:1)相比于1960 年代美国制造业平均时薪(2.1 美元),工业机器人的初始投资成本较大,使用成本过高(5.5 美元);2)美国制造业劳动力充足,失业率维持高位;美国政府的政策指引是积极创造就业机会;3)美国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处于低位,对工业机器人等设备资本开支意愿较弱。
  日本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发扬地,成为“工业机器人王国”的原因在于:1)20 世纪60-80 年代,日本经济全面增长,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显著增长;2)当时日本工业机器人的成本与制造业雇员年薪差距不大;3)汽车等下游需求高速成长,同时政府对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得失之论:从财务角度出发,探寻发那科发展背后的内力和外力。发那科成立于1972 年,成立50 多年以来,形成以数控系统业务起家,进而延伸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的产品布局,是全球当之无愧的工厂自动化传奇。复盘发展历史,发那科核心竞争优势在于:1)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供,打造产业链一体化,盈利能力在四大家族中拥有绝对优势;2)面对日本内生需求低迷、自动化市场饱和,前瞻性开辟海外市场并实现服务网络闭环;3)单一业务存在周期性波动,上下游拓宽产品链,形成互补和集成,对冲风险。
  内外之论:当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放缓。我国制造业同样也面临劳动力市场的转变和产业升级的需求两大困境。人口老龄化影响下劳动力人口的下滑,叠加工业机器人使用成本的降低,“机器替人”成为核心主题。据睿工业,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实现2012 年2.7 万台至2022 年28.2 万台的“十年十倍”螺旋式增长,但同时市场存在一定的供需“剪刀差”,进行海外开拓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出口。国产品牌凭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及机器人控制器技术能力提升,市占率由2021 年的32.1%提升至2023年的45.1%,创历史新高。国产品牌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产品质量、核心技术自主能力、品牌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对内国产替代加速进行,对外将目光投向日韩、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进行海外市场拓展以寻求新的增长点,逐渐成为行业提升天花板的重要路径。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头部厂商卡位优势凸显。1)汇川技术:国内工业自动化龙头,打造机器人一体化服务;2)埃斯顿:2023 年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位居国产品牌第一,核心零部件自主率高;3)埃夫特:加强焊接、喷涂和通用平台产品,提升国外影响力。
  行业投资评级与投资策略。国内制造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和产业升级的困境,“机器替人”是核心趋势。本土头部工业机器人厂商聚焦新兴产业,通过大负载机器人、定制化解决方案和完善的供应链及售后渠道,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国产化、高端应用兴起的发展机遇。头部厂商将凭借产业卡位优势,持续享受新兴产业带来的窗口期,行业马太效应将会加剧显现。给予工业机器人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三大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汇川技术和埃夫特。
  风险提示:下游复苏不及预期,国产替代进度,原材料价格,市场竞争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