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一轮房企转型浪潮孕育的投资机遇
2025 年以来,以中交地产为代表的部分房企公告剥离房地产开发业务,引发市场关注。事实上,过去十余年间,我国房企对于房地产业务转型的思考时有发生,但我们认为在四大因素催化下,本轮转型浪潮可能较此前进一步深化。我们梳理了A 股具有转型意愿的51 家房企名单,建议投资者从被动转型和主动转型两条主线,进一步筛选相关标的,搭建转型房企组合,从而把握转型房企可能的基本面重大变化带来的投资机遇。
从“地产+X”,到“去地产化”
我国房企对于战略转型的考量,最早可以追溯至2010 年前后,以试水性质的“地产+X”为主,而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再次升温,转型热潮快速消退,房企再次聚焦房地产主业。2015-2016 年受行业调整、长周期见顶的相关讨论以及股权融资松绑的催化,行业迎来转型高峰,房企转型“坚决度”较此前提升,转型方向非常多元化。随着行业调整和筑底,以及房企股权融资、并购等政策方面的松绑,新一轮更为深化的转型浪潮可能正在孕育。
四大因素或助推地产转型提速
我们认为以下几个因素或是房企加快转型节奏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一,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部分体量较小的房企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转型迫切性较强;其二,转型房企继续开展重资产房地产业务的空间受限;其三,部分房企面临保壳压力,需要被动转型以避免退市;其四,股权融资和并购政策也为房企转型提供了更多支持。
两条主线筛选房地产转型标的
我们结合各家公司年报/半年报及交易公告,梳理了51 家潜在转型房企。我们建议从被动转型和主动转型两条主线,进一步筛选相关标的,搭建转型房企组合。主线一:被动转型——接近触发财务类或交易类退市条件,被动推进转型以寻求保壳;主线二:主动转型——暂无财务类或交易类退市压力,但从战略角度主动考虑转型。总结来看,我们认为当前环境下,上市房企推动转型的意愿正在强化。无论是主动转型还是被动转型,都有望带来公司基本面的重大变化,这其中的投资机遇值得挖掘,但也需要警惕转型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风险。
风险提示:转型进展和效果不及预期,房地产政策和量价表现波动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