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证券:VLA模型驱动智能驾驶产业链重构 建议关注软硬件龙头标的

2025-02-28 10:28:48 智通财经 
新闻摘要
?智通财经APP获悉?,财通证券发布研报称,目前,VLA模型在自动驾驶的应用流程为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多模态信息融合、动作指令生产和执行与反馈。随着VLA模型技术突破与量产落地临近,智能驾驶产业链将迎来结构性投资机会。风险提示 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速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政策法规的支持不及预期的风险;芯片等原材料短缺风险;宏观经济形势的风险

?智通财经APP获悉?,财通证券发布研报称,目前,VLA模型在自动驾驶的应用流程为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多模态信息融合、动作指令生产和执行与反馈。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创新联盟调研员高超表示预计2025年VLA模型将量产落地,推动城区NOA渗透率提升。随着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技术突破与量产落地临近,智能驾驶产业链将迎来结构性投资机会。建议关注虹软科技(688088.SH)、锐明技术(002970.SZ)、华测导航(300627.SZ)、德赛西威(002920.SZ)、均胜电子(600699.SH)、中科创达(300496.SZ)等核心软硬件供应商?。

财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VLA模型实现了高阶端到端智能

VLA即视觉语言动作模型(Vision -Language - Action Model),最早由DeepMind于2023年提出并应用在机器人领域。VLA不仅融合了视觉语言模型(VLM)的感知能力和端到端模型(E2E)的决策能力,更引入了“思维链”技术,实现了全局上下文理解与类人推理能力,它能够输入给定的文本和视觉数据,输出机器人可执行的动作,具有AI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天然基因。同时,其系统透明与可解释性使得推理过程全程可求导,能够通过车载显示向用户解释驾驶逻辑,增强用户信任感。目前,VLA模型在自动驾驶的应用流程为数据获取与预处理、多模态信息融合、动作指令生产和执行与反馈。

VLA模型或于2025年量产落地,改写智能驾驶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创新联盟调研员高超表示预计2025年VLA模型将量产落地,推动城区NOA渗透率提升。现阶段,智驾市场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功能实现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技术范式竞争,强调技术架构的先进性和可持续性。高盛最新自动驾驶报告显示,到2030年,VLA模型主导的端到端方案可能占据L4级市场60%份额,这意味着传统一级供应商的价值链地位面临重构。此外,苹果近期在机器学习研究页面发布了最新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大规模自博弈强化学习框架GIGAFLOW,用于训练通用、鲁棒的自动驾驶策略。这一研究突破,为VLA模型提供了新的训练方式,有助于进一步可能结合强化学习、自博弈训练等新兴技术,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化和泛化能力。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提升速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政策法规的支持不及预期的风险;芯片等原材料短缺风险;宏观经济形势的风险。

(责任编辑:张晓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