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追踪 | 固态电池规模化全面加速 最早明年量产 多家公司披露最新进展(附概念股)

2022-07-21 08:49:38 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APP获悉,7月20日,当升科技(300073)在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推出6款自研新型电池材料新产品,包括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和固态电解质两款全新体系材料,引发市场对固态电池的高度关注。不仅仅是当升科技,此前已有国轩高科(002074)等多家公司公告关于固态电池的进展。光大证券(601788)表示,未来随着龙头厂商的技术进步,固态电池行业规模化有望全面加速。银河证券指出,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液态电池的下一代技术,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固态电池是一种电池科技。与现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不同的是,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由于科学界认为锂离子电池已经到达极限,固态电池于近年被视为可以继承锂离子电池地位的电池。固态锂电池技术采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取代以往锂电池的电解液,大大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可以储存更多的能量,而且充电更快,此外其安全性也高得多。

业界普遍认为,固态电池是最具前景的新一代动力锂电。华经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200亿元,2022-2030年市场空间复合增长率为55.01%。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预计,全球全固态电池市场预计将从今年的2.1GWh增长到2025年的30GWh,再增长到2030年的160.1GWh。在全球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上,固态电池预计从今年的0.3%增加到2025年的2%,再到2030年的3.8%。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致力于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车企、动力电池公司有几十余家,其中包括丰田、大众、宝马、福特等一系列全球巨头级车企都曾纷纷发表关于固态电池的推进速度。

国内相关公司方面,除了20日当升科技的新品发布会,此前7月17日晚间,当升科技公告,与清陶能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承诺,2022年-2025年期间向公司采购固态锂电正极材料,总量不低于3万吨。若以1GWh电池对应1500吨正极材料用量计算,则该公告中的3万吨正极材料或有望实现约20GWh的电池总产量。

7月19日,据全天候科技报道,蜂巢能源全固态电池实验室研发出国内首批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该系列电芯能量密度达350-400Wh/kg,现已顺利通过针刺、200°C热箱等实验,一旦量产应用,电动车可实现续航里程1000公里以上。

6月15日,辉能科技首次公开固态电池产品的全自动量产过程,公司宣布,计划明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并供应电动汽车市场。

5月末,国轩高科发布首款三元半固态电池,预计年内实现量产。该电池能量密度可达360Wh/kg,将在今年实现装车,搭载该电池的电动车将实现1000公里续航。

光大证券表示,目前欧美、中日韩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但由于技术难点需要攻关且成本较高,主流车厂电池厂宣称的量产时间基本在2030年前后。未来随着龙头厂商的技术进步,行业规模化有望全面加速。

银河证券指出,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液态电池的下一代技术,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固态电池拥有更为稳定的电解质机械和化学特性,静态及循环寿命将得到极大提升;对温度不敏感,能在-50℃~200℃温度保持放电功率,可以极大程度缓解冬天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能量密度得到极大提升,预计能达到当前三元锂电池的2-10倍。

相关概念股:

当升科技(300073.SH):公司与清陶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16日在江苏省昆山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22-2025年)》。双方决定在固态及半固态电池技术开发、固态锂电正极材料产品供货、全球产能布局、金融及资本合作等方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7月20日,当升科技在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推出6款自研新型电池材料新产品,包括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和固态电解质两款全新体系材料。

国轩高科(002074.SZ):公司首款三元半固态电池预计年内实现量产,该电池能量密度可达360Wh/kg,将在今年实现装车,搭载该电池的电动车将实现1000公里续航。

德尔股份(300473.SZ):目前公司自主开发的固态电池产品已应日本本土客户的需求提供样品并开展测试、匹配工作。公司称在全固态电池开发方面采用高安全性的氧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新宙邦(300037.SZ):公司布局固态电解质,有望应用于更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目前技术团队已积累大量研究经验,相关产品实现十公斤级样品验证。

瑞泰新材(301238.SZ):部分新型锂盐产品在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中已形成批量销售。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