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行业深度报告:上下游合力 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2024-06-07 17:00:11 和讯  信达证券武浩/黄楷
  本期内容提要:
  海内外政策加持,绿氢供给提升。2024 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作为新兴能源被首次提及。近期利好政策频发,为行业发展提供加速推动力。
  1)氢能生产无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政策松绑。2023 年6 月印发的《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2)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明确允许在化工园外建设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加氢站,不再需要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目前全球已有30 多个国家推出氢战略,日本、韩国、欧洲等地区较领先。目前全球绿氢项目仅少部分项目已运营,共计966MW,规模以上占比0.1%;数量上占比14.8%,近三分之一项目已进入可研阶段,大部分规划于三年内建成。
  绿氢比例有望持续提升,电解水制氢空间广阔。2022 年全球低碳排放氢气产量不足100 万吨,仅约占全球氢气总产量的0.7%,2022 年中国绿氢产量占氢气总产量的0.9%,不足1%。总体来看,中国制氢路径以煤制氢为主,全球制氢路径以天然气制氢为主。根据IEA 预测,到2030 年低碳排放量氢气产量将占据总产量的20%,且其中有70%以上的低碳排放氢气由电解水路径制取。我们预期到2025 年我国绿氢的需求量达到130 万吨,远超国家氢能规划中可再生能源制氢年产量10-20 万吨的目标,到2030 年绿氢产量将达到770 万吨。根据我们的测算,若考虑市场中仅有碱性电解槽的情况,则2025 年、2030 年电解槽新增市场空间分别约为60 亿元、200 亿元;参考海外情况,若考虑PEM 电解槽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逐渐提升,至2030 年PEM 电解水制氢产量增长至绿氢总产量的40%,则2025 年、2030 年电解槽市场空间分别约为100 亿元、300 亿元。
  下游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助力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2023 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5631 辆和5791 辆,同比增长55.3%和72%。《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规划》以每五年为一个阶段,明确到2025 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 万辆。燃料电池零部件国产化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燃料电池电堆的成本已经从六年前普遍在4000 元/kW 以上下降到2023 年已经触碰1000 元/kW。燃料电池系统由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主要零部件组成,电堆成本占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的60%以上。电堆主要由多层膜电极和双极板堆叠而成。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零部件,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层和气体扩散器组成,占燃料电堆成本60%。燃料电池系统中电堆核心零部件如膜电极、双极板等国产化是推动电推成本下降的关键因素。
  投资建议:氢能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上游绿氢制氢端降本空间较大,下游燃料电池车在政策扶持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加速下,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我们预计电解槽市场广阔,下游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环节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建议关注隆基绿能、阳光电源、华光环能、华电重工、昇辉科技、亿华通、美锦能源、潍柴动力、大洋电机、雄韬股份、京城股份等公司。
  风险因素:氢能下游应用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氢能相关技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政策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