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深度研究:国产射频前端:5G时代崭露锋芒 高端产品加速渗透

2024-06-22 14:00:09 和讯  华福证券陈海进/徐巡
  投资要点:
  通信协议十年一变,射频方案由复杂走向统一。
  通信协议的升级持续推动射频前端器件复杂性提升,在4G 时代已有体现。为应对这种复杂性带给运营商、终端厂商、器件厂商的困扰,由MTK 发起的Phase 系列方案为市场提供了一种规范化、兼容化的射频前端方案,至今已成为公开市场主流。5G 时代进一步迭代后,射频前端已基本收敛为Phase7 系列方案(演进至Phase7L/7LE)及Phase5N方案。二者在Sub-6GHz 频段方案相同,均为L-PAMiF 集成模组;在Sub-3GHz 频段分别为PAMiD 模组和分立方案。随着5G 发展进入后半程,5.5G&6G 新标准接踵而至,6G 在5G 原有基础上新增三大类场景:无处不在,AI 集成,感知集成,并对射频无线通信网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有望带来万物突破能力边界的新机遇。
  手机蜂窝射频前端市场:价增持续驱动全球市场空间增长。
  回顾过去,通信协议升级对射频前端市场空间有明显的拉升作用。
  手机换机率能够解释部分原因,排除“量”增维度的影响,“价”增维度弹性更大。根据集微咨询,4G 升级到5G 带动入门/中端/高端级别手机单机价值量分别提升92%/52%/31%。向未来看,我们认为全球手机射频前端增量市场空间主要依靠三重价增逻辑:(1)全球5G 渗透率已超过60%,IDC 预计27 年5G 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将上升到83%,未来的增长动力预计来自新兴市场。(2)高端机型持续渗透,售价≥$600的智能手机占比自16 年的6%渗透至22 年的21%,由高端机型带动高集成度射频前端方案持续打开市场空间。(3)Phase8 技术跃迁,有望改写手机方案选择,产业链正在探索向低压射频PA 模组方案以及全集成“All-in-one”L-PAMiD 方案发展,竞争格局有望重新洗牌。
  国产替代势如破竹,5G 后半程渗透空间依然广阔。
  根据Yole 数据,全球射频前端市场规模2028 年或将达到269 亿美元,其中发射端+接收端模组合计占有62%的市场份额。从2019 年(5G 元年)至2023 年,国产厂商卓胜微、唯捷创芯、慧智微的营收CAGR 均超过30%,明显表现出更高的成长性。通过复盘Skyworks、Qorvo 营收中各地区占比,中国内地在其营收占比中基本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到日历年23Q4,二者中国区营收占比仅为7%/19%。Skyworks、Qorvo 日历年2023 年在亚太地区取得营收合计达160.81 亿人民币,国内A 股三家射频前端IC 设计公司2023 年营收合计达79.12 亿元,与二者相比,仍不足其1/2。由此我们判断,5G 发展至今国产替代仍有广阔市场空间。通过梳理国产厂商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各公司产品矩阵逐渐补齐,尤其是L-PAMiD 产品已有出色表现,Phase8 系列方案亦有所布局,我们看好未来几年国产厂商的广阔前景。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射频前端国产替代标的:卓胜微、唯捷创芯、慧智微。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及利润空间缩小的风险,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不及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有问必答- 持牌正规投资顾问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