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仕达克(300822)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智能制造的高度重视,智能控制器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智能控制器在公共安全、物流、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旨在提高智能化水平,实现产业升级。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为智能控制器行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该计划明确指出了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的重要性,智能控制器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点扶持。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智能控制器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1、智能控制器行业
智能控制器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早期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比较分散,往往依附于某个细分产业,作为整体产品中一个附属部件而存在。随着终端用户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智能控制器产品的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也不断上升,逐渐成为现代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中的核心部件;在技术上也逐步成为一个专业化、独立化和个性化的技术领域。
目前行业正处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终端产品对智能控制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控制器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伴随着物联网的高速成长,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下游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广阔。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3.87万亿元,中国智能控制器产业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75%。
2、智能产品行业
智能产品系智能控制器下游终端产品的统称,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安防、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众多产品。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尤其是人工智能、5G网络、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是推动智能产品行业增长的关键因素。这些技术的融合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还拓展了应用场景,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智能产品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多品类等发展趋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017亿美元以10.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8年的1,637亿美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中国清洁电器市场规模将稳步
上升,到2026年中国清洁电器市场规模将达到852亿元,消费电子智能化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市场前景可期。
(二)行业周期性特点
智能控制器及智能产品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由于产品应用领域广泛,下游行业众多,因而公司业务受某个领域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较小,行业周期性不明显。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积累了众多全球行业龙头的优质客户,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公司与核心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行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及地位。
(四)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器及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成立以来,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智能控制器业务
智能控制器是电子产品、设备、装置及系统中的控制单元,控制其完成特定的功能,在终端产品中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智能控制器集成了自动控制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讯技术等诸多技术门类,从而实现提高终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公司智能控制器主要应用于电机控制和锂电池控制,并向智能家居、汽车电机等领域拓展。主要包括电机控制器、锂电池控制器、智能家居控制器及汽车电机控制器等产品,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公司与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型号、类别不断丰富,销售终端遍布全球。与此同时,公司紧跟智能化方向趋势,坚持终端电机产品在便携、高效、节能等方面的持续提升。不断开拓优质客户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业务领域横向和纵向的深度拓展。
2、智能产品业务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智能化成为产业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化旨在产品和服务更精准的满足用户需求。公司智能产品主要包括智能照明安防、地板护理工具等,并不断向智能宠养、智能家居领域拓展。智能照明、安防产品应用于欧美家庭的庭院、楼道、车库、室内等场景,运用射频、蓝牙、WIFI等技术,实现人体感应、智能产品间以及互联网连接,可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控制,实现照明、安防等功能。地板护理工具主要以吸尘器等室内环境清洁为主。
(五)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按运营环节可分为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中心根据产品质量、价格、交期等对供应商做出综合评价,经审批通过后列入合格供应商清单,与其签订采购框架协议,约定采购产品类别、质量责任、结算方式等,并定期或不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审。公司主要以订单进行日常采购,订单载明具体交货数量和交货时间,供应商按订单要求发货。对于生产设备的采购,公司按采购需求寻找设备供应商,经综合对比择优确定设备供应商,并签订合同。公司以客户订单及客户需求计划为基础,结合采购周期、生产计划及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原材料采购,合理优化库存,降低采购成本。
2、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属于定制化产品,按订单进行生产。公司接到客户订单后,生产计划部按照交货计划制定具体生产计划;制造中心根据生产计划组织各产品的生产;公司品质管理部在原材料入库、产品生产、成品出入库等环节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品质。同时,生产计划部跟踪整个生产进度,确保准时交货。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均为定制化产品,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包括国内销售和直接出口两种销售方式,主要为出口销售。国内销售方面,公司按订单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完成后按交期送货至国内客户,客户对产品检查无误后进行签收;直接出口方面,公司直接出口包括进料对口、一般贸易两种销售方式,其中进料对口属于加工贸易出口,申请加工贸易手册备案后,客户下达订单,公司生产完后按批次直接办理报关,涉及船运或空运出口,报关后进行装船/机;一般贸易与进料对口的区别在于其通过贸易合同而非加工贸易手册办理出口,主要环节基本一致。除此外,公司自主品牌运营部分采用经销模式,销售渠道主要为线上经销,线上经销模式下,公司下游销售渠道主要为经销商在京东、天猫及抖音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的店铺。报告期内经销渠道收入较低。
(六)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处于温和复苏阶段,经营环境复杂多变,行业处于困难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报告期内,公司顶住压力,克难求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巩固技术研发,做好产品技术的迭代,并积极开拓市场、加快产业链资源整合。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聚焦主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1,025.99万元和3,771.7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98%,在经济变动中夯实发展根基,稳步前进。
1、精益生产,研发提质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持续推进全集团信息化系统上线,全方面提升生产管理层次以及精细化运营水平,智能化生产线推动精益生产,不断优化生产管理、工艺布局,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促进经营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在保障利润质量的情况下,以产品为基石,持续在智能家居、智能宠养等智能产品上发力,巩固公司研发和市场拓展上的投入,做好产品技术更新,拓宽产品市场。
2、优化职能体系,完善管控流程
报告期内,公司在职能体系上实现了一系列转换和融合,多方位提升经营意识,形成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职能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各部门协同发展,使公司资源能得到有效分配,提高管理决策效率、助力实现更好经营成果,打通影响企业发展的堵点。
3、强化内控,合规经营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证券相关监管要求,加强内控管理,持续优化内部控制体系,强化风险管理。严格把控合同签署、资金使用、收付款项管理等环节,保证内部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金资产安全,并杜绝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全体人员内控和合规意识。
4、围绕战略发展规划,多元化回报投资者
报告期间,一方面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公司积极进行股份回购,以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公司自上市以来持续实施年度权益分派,坚持现金分红,保持了利润分配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积极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合理的投资回报。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设计优势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重视研发体系的构建,拥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逐步形成了一套先进的研发体系,目前已取得288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34项发明专利和119项软件著作权,掌握了通用高性能测控系统技术、高精度锂电池过充保护技术、双焦变换人脸识别技术等核心技术,突破了超高速无刷电机FOC驱动的技术壁垒,打开了高端无刷电机的广阔市场空间。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及先进的技术,公司深度参与客户的产品研发,能高效实现客户对产品外观、结构、功能等设计理念。
2、设备开发优势
公司专门设立了设备研发部门,拥有专业的设备研发团队,专门从事自动化设备的研发,不断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公司先后自主研发了ATE检测设备、晶体管模块成型组装一体机、轴承全自动装配机等自动化设备,实现高效、简洁、整体化装配,持续坚持自动化改造,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装配精度,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及增强客户粘性。
3、客户优势
客户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公司与全球电动工具市场的龙头企业、全球最大的全品类电商跨国公司等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并陆续开发优质客户,优质的客户资源有利于公司业务持续快速发展。
4、产品品质优势
智能控制器系下游终端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随着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客户对智能控制器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公司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将质量体系贯穿于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及检测、仓储和销售等各环节。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新产品研发,并针对每款新产品自主研制了特定的检测设备,有效保证产品性能满足客户需求,并在原材料入库、生产过程、出入库等阶段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品质检验,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了产品良率。
5、管理优势
公司拥有专业、成熟、稳定的管理团队和高效的人才组织体系,均具备较强的专业背景知识,多名高级管理人员拥有将近十年的智能控制技术积累及管理经验,对智能控制器行业有深刻认识和理解,拥有丰富的企业营运经验。同时,公司在内部管理决策上,一直秉持稳健经营的理念,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能够把握市场动脉,实现快速响应,从而真正满足客户各项需求。
6、成本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精细化管理等方式降低成本。凭借卓越的研发实力,公司不断改善生产工艺,通过自主研制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检测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效率;公司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通过自主加工注塑件、散热片及线材等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公司地处深圳市,电子行业配套成熟,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公司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市场供需及经济稳定增长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合作的日趋紧密,经济体彼此间经济关联度日益密切,经济波动影响的连锁反应也更加广泛和深远。公司所处行业为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应用行业如汽车电子、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发展均受全球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影响。同时,国际大经济体间的贸易博弈将继续影响国际贸易形势,进一步增加进出口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
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的变化情况,深入拓展国内外市场,凭借持续的技术进步,完善公司产业结构;同时,运用资产经营、资本运营双轮驱动战略,延伸产业链,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2、新产品市场开拓风险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公司推出的创新产品虽然市场前景十分可观,但是存在市场对新产品的认可过程较慢,导致达不到预期收益水平的风险。公司从战略高度充分重视新产品市场推广工作,多手段拓展营销渠道,同时根据客户反馈不断改进工艺水平,进而提升产品品质,推动实现大规模销售。且虽然公司已经具备了相关的核心技术,但是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准确地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在新产品开发的决策中出现方向性失误,可能使公司丧失技术和市场的领先性,从而影响公司业绩的未来增长。
对此,公司将保持对政策、行业、技术、客户足够的敏感度,持续加大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并通过公司管理机制上的激励,充分激发公司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公司在产品上、在业务模式上的创新,最大程度保证公司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随着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公司的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及快速反应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不能持续技术创新、增强研发能力、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业务规模,公司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从而出现市场份额下降的情形。
公司将持续保持技术创新领先的优势,积极利用自主研发和协同研发相结合的方式,积累行业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不断提升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一手抓精益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拓宽客户渠道,深挖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高效、专业、优质的服务及一流的产品,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4、客户依赖风险
公司客户相对集中。目前,公司与核心客户均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产品定制化程度高,单一类别的产品目前主要面向单一客户进行销售。若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或该等客户自身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导致公司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下滑。
国际知名厂商在其供应商的选择上一般执行严格的评估与准入制度,包括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现场审核、生产环境、定期审核监督等程序,认证周期较长,且对供应商生产能力、研发实力等要求较高,形成一定的进入壁垒。一方面公司将围绕现有的优质客户,持续为客户创造高价值及配套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努力拓展新领域,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
5、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进出口业务以美元和港币结算,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汇率呈现明显的双向波动,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影响增加。
公司将加强对汇率走势的研究分析,实时关注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在后续进出口业务运营过程中灵活运用远期结售汇等工具有计划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将加强与金融机构在汇率风险管理方面的合作,最大限度降低汇率波动对经营产生的影响。
6、原材料采购风险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对公司盈利水平影响明显。公司将面临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或短缺进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风险。
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均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针对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变动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市场,滚动备货,并不断提升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刘畅 08-22 19:48
刘静 08-22 19:58
贺翀 08-22 17:55
张晓波 08-21 19:39
王治强 08-21 11:11
贺翀 08-20 21: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