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阶段:需求复苏——2020年,需求回升刺激运价第一波上涨
2020年年初至5月,需求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欧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财政刺激政策,以刺激消费需求,2020年6月起,欧美零售销售情况同比逐步回升,运价迎来第一波上涨,截至2020年12月25日,CCFI和SCFI较年初分别上涨76%和158%。
运力供给整体稳定,港口尚未出现拥堵情况:2020年年初至2020年6月,受需求下滑影响,航司积极减少运力规模,全球闲置运力6月达到高峰,闲置运力占比达6.1%,随需求回暖,闲置运力逐渐走低。港口尚未出现拥堵情况,平均等待时长仍处于较低水平。
2、第二阶段:供需共振——2021至22H1,港口拥堵叠加需求增长,运价持续上行
需求端:2021年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量达207.3百万TEU,同比增长6.5%;欧美需求延续增长趋势。
供给端:2021年5月起,受港口产能有限影响,港口拥堵造成集装箱及集装箱船舶周转效率下降,港口平均等待时长逐步提升,至2021年10月达到峰值,集装箱船舶准班率持续低位徘徊。港口拥堵受多方面因素影响:1)各国恢复节奏不同,码头作业效率不同,导致班轮班期紊乱;2)集装箱周转不畅,缺箱情况进一步加剧供应链紊乱情况;3)港口工人罢工,码头作业效率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4)苏伊士运河船舶搁浅,黑天鹅事件助推供应链紧张情绪。
供应链不畅通大幅削减有效运力,叠加需求高增,带动集运运价持续上行。2021-2022年CCFI和SCFI运价峰值较2021年初分别+116%和+84%,较2020年初分别+300%和+400%。
运价上行背景下,中远海控2021年-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93亿元和1096亿元,分别较2020年上涨800%和1004%,大幅超过历年盈利水平。
3、第三阶段:回归常态化——22H2后运输需求下滑,港口拥堵缓解,运价回落
需求端: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末,欧美需求回落,2022年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量约199.4百万TEU,同比-3.8%。
供给端:2022年8月以来,港口拥堵情况逐渐缓和,港口平均等待时长逐步回归常态化水平。
供需双重压力下,集运运价指数高位回落,截至2022年末CCFI指数为1271点,较年初-63%。
4、2024年集运市场情况:红海事件供应链重回紊乱,供需共振带动运价大幅上行
供给端:绕行有效消化现有运力,供应链紊乱致船舶准班率下降。2023-2024年运力逐步交付,2024Q1交付116艘集装箱船舶,达到2022年以来季度新高。红海事件影响下,船舶绕行提升运距,船舶周转效率大幅下降,2024年以来准班率下降。
根据Clarksons数据,若避开红海选择绕航,将大幅增加航线距离和航行天数,以远东至欧洲为例,绕航好望角,航行天数约36天,较途径苏伊士运河的航线时间增加约8天,航距增长约29%。根据我们测算,远东至欧洲航线绕行将带动全球箱海里运输需求增长5.27%。
集装箱运输需求端边际向好。2024年以来,欧美需求有所好转,3月美国零售商销售额(季调)同比+3.5%,欧元区20国零售销售指数同比+0.7%。全球海运集装箱贸易量指数为131.0点,达2023年以来最高。
货主提前出货意愿提升,集中出货带动需求超预期。一方面,绕行导致运输时间不确定性提升,为保障供应节奏,补库需求提升,货主或提前发货,另一方面,关税预期引发货主提前出货,集运旺季提前。
美国进入新一轮补库周期:2024年以来,美国库存同比增速持续提升,叠加地缘政治事件及美国大选等因素,客户增加库存意愿提升,补库周期为集运需求提供强支撑。
红海危机常态化背景下,供应链重回紊乱,叠加超预期运输需求,运价有望维持高位,年初至今(2024-5-24)CCFI指数均值同比+23%,SCFI指数均值同比+109%。
5、相关标的
随供需关系改善,集运板块盈利或逐步修复,建议关注中远海控A,中远海控H,海丰国际,东方海外国际,中谷物流等。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风险;
2)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3)老旧船舶退出不及预期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