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出口整体小幅下降,新能源车出口相对稳健。我国汽车出口数量在经历6 月的下跌后,在7 月仍保持稳定,没有大幅变化。根据中汽协消息,我国2024 年6 月汽车出口数量为48.5 万辆,7 月汽车出口数量降至46.9 万辆,环比下降3.2%,同比增长22.4%。2024 年以来,我国汽车出口虽然略有波动,但整体呈增长态势,其主要动力源自中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本土车企的海外扩张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的中国汽车对俄罗斯汽车的替代效应。同时,中国完备的产业链配套和庞大的内需市场也奠定了中国汽车行业的规模化优势,形成中国汽车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坚实基础。
新能源汽车方面,2024 年7 月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约为10.3 万辆,环比增长20.6%,同比增长2.2%,在我国汽车出口总量中占比22.0%。2024 年6月,因外国政策干扰,中国各新能源车企的出口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2024年7 月,新能源汽车出口迎来反弹,再次坚定了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出口信心,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光明。
加税影响渐显,巴西市场表现不振,欧盟临时关税打击显著。从海外细分市场来看,2024 年7 月,我国汽车出口金额前十位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151.8亿元,美国131.0 亿元,比利时54.9 亿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53.2 亿元,德国42.2 亿元,韩国39.3 亿元,澳大利亚36.0 亿元,日本35.2 亿元,英国33.5 亿元,沙特阿拉伯29.7 亿元。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受到欧美贸易制裁,对中国汽车需求量一路走高,占据首位;而如果俄乌冲突无法在近期结束,那么这种需求将会继续稳定增长,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稳定客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三个月以来,我国对巴西的汽车出口金额逐月下跌,2024 年7 月,巴西已经跌出出口金额前十名,这种变化有概率是因为巴西对中国汽车提升关税,且已经落地,削弱了中国厂商的进口。7 月11 日,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临时关税正式生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盟销量应声下跌45%,上汽集团正为关税进一步向欧盟抗辩,但形势仍不甚明朗。
动力及其他电池出口有所回落,锂电整体出口金额逆势增长。2024 年1-6 月,我国动力电池出口量大幅上涨,进入7 月后,市场热情得到了一定降温,我国动力及其他电池出口量环比下降。2024 年7 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15.6GWh,环比下降15.5%,同比增长28.9%,合计出口占当月销量18.0%。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量为9.6GWh,环比下降27.2%,同比下降13.1%,占总出口量的61.5%,和上月相比,占比下降10.0%;其他电池出口量为6.0GWh,环比增长13.9%,同比增长471.6%,占总出口量的38.5%。
锂电整体方面,2024 年7 月我国锂电出口数量小幅下滑,但受益于电池价格提升,出口金额不降反增。2024 年6 月,我国锂电池出口数量为3.4 亿个,环比增长7.4%,7 月迎来小幅回落,出口数量为3.3 亿个,环比下降4.8%,同比下降0.3%;2024 年7 月锂电池出口金额约381 亿元,环比增长4.9%,同比增长6.1%。2024 年7 月,锂电池价格迎来了半年来的最高点,但放眼未来,中国锂电池出海仍然面临诸多挑战。2022 年9 月,美国出台IRA 法案,其中的FEOC 政策便直接限制和排斥了我国电池企业在美国的生产和销售。
此外,欧盟《新电池法》中的碳足迹声明已于2024 年7 月正式生效,其要求出口到欧洲的大部分电池,都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和标签,而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方面的积累薄弱,既缺少足够成熟的数字化工具,又面临着标准数据库不统一、国际互认机制未建立等困难,这使得2024 年7月及之后向欧盟出口锂电池的难度显著提高。
行业龙头比亚迪稳居出口榜首,特斯拉出口涨势明显。2024 年6 月,各大新能源车企的出口均略显疲态;进入7 月后,各大车企积极调整出口策略,迎来了新的一波出口增长。2024 年7 月,比亚迪以超3 万辆的出口量稳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中国以近2.8 万辆占据第二,较6 月出口量增长约1.5倍,涨势强劲;出口量排名三到五位的车企分别是极星汽车约0.7 万辆,上汽乘用车0.4 万辆和奇瑞汽车0.3 万辆。从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监控看,A0 级电动车出口占比一度达到近50%,是新能源出海的绝对主力,上汽等自主品牌小型电动车因在欧洲市场成长过于迅猛,受到了欧盟有针对性的加税措施,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也反映了新能源出海途中所面临的地方保护主义。
投资建议: 欧盟锂电池市场进入壁垒提高,美国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将切实影响中国新能源及锂电企业在欧美市场的发展,加剧了行业整体出海面临的要求与挑战。故此,建议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后续发展以及我国企业的面对情况;可着眼于走向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的优质企业。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需求波动、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供应链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