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期:阶段底部很近 历史大底很远
大盘在击穿2132这一所谓历史大底后,不断地刷新三年内新低点,令市场陷入混沌----无论短线底,还是历史大底,都处于不确定状态。但是,按和讯市场观察团队构建的测市体系,以7月27日收盘2128点计,无论时间还是空间,历史大底依然很远,但阶段底部很近,多头绝地反击在即。这次周线级别的反弹,很可能是2000上方,多头最后离场机会。[详细]
如果您对和讯议市厅栏目有任何建议或问题投诉请发微博:
hrstock@staff.hexun.com
在2100整数关口芨芨可危之际,本周市场借诸多利好周K线缩量收出阳线,终结周K线6连阴。管理层本周频频表态力挺股市,尤其是正积极研究降低交易印花税及中央政治局表示以更大的政策力度稳增长的表态,成为引发A股反弹的导火索。
本周证监会对市场空前关注。周二,A股触及2100整数关口,再创三年新低。证监会周三对当前股市接连下挫表态,一方面表示对A股充满信心,一方面希望投资者不要盲目杀跌,以免造成巨额损失。周四再次呼吁上市公司应该考虑回购,同日,证监会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正研究降低交易印花税等等。
虽然,证监会一再表示市场指数涨跌与IPO无关,但是上周IPO过会率仅为58.33%,远低于7月份平均的73.91%,引发IPO放缓的猜想。交行定增计划中,财政部、社保基金拟以4.55元/股溢价认购,可视为开启了大股东的增持行为;交易经手费再降约20%等。转融通试点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预计转融资规模750亿,将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此外,本周中央政治局表示以更大的政策力度稳增长的表态,也为市场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信心。
面对月线三连阴、周线六连阴的空头单边市,2100整数关口的失守几无悬念。但是,2100点保卫战势在必行。否则,技术上2100点一线一旦有效击穿,下一长线支撑将是1700点。
依托2100点附近的的多重技术支撑,反抽2242,是多方化解2453以来单边下跌市的最后机会,一旦2100点破位下行,下一长线支撑将在1700点附近(月K线图的年线位置),因此,2100一线绝地反击势在必行。
2000点-2100点的技术支撑有三:
1、月K线图上,连接2319点、2132点的趋势线,运行在2050点附近。大盘月K线图的下一支撑在年线即1700点附近。目前大盘处于下行空间中,走势已经很弱,作为大盘长期趋势性的判断指标,月线一旦在此线破位,400点的下跌空间将是最保守估计。
2、以2242点为颈线、以2478点、2453点为双顶的M头,从型态对称来看,支撑位置在2030点附近,这是日线级别的支撑位,不过也跨越了5个月,也存在一定支撑力度。
3、若把大盘视为一个复合W底,即2132点视为左底,目前大盘正在形成右底,从历史来看右底低于左底的W底并不多见,按技术分析,右侧底部最多可以允许低于左底3%的下跌空间即63点,也就是说大盘最差要在2070点附近企稳,如果跌幅再大,就说明此复合W底形成失败。
从A股分类指数来看,金融指数已跌到年线支撑位置,近期也已企稳;上证50、沪深300虽已企稳,但距离前底还有4%左右跌幅,即使后期继续调整,跌至前底,按等比例推算,大盘应该还有80点左右跌幅,也就是说大盘短期最坏可能跌至2050点附近。
此外,如果多头选择在2100点反击,可能是出于对大盘惯性的考虑。目前两市20多万亿的总市值,16多万亿的流通市值,如此大的体量使得沪深两市会沿原有趋势惯性运行,也就是说,即使大盘可能在2100点附近有企稳迹象,但真正企稳会在2100点以下,就如同汽车踩刹车到停车需要一段距离,车载质量越大,刹车距离越长一样。如果多方选择在2050点甚至2000点附近反击,出于惯性,大盘很可能跌破2000点。若如此,上述技术支撑,将很难抵挡2000点整数关口破位带来的心理恐慌,管理层一系列维稳措施恐怕付之东流。但具体市场选择打提前在2100点反击,还是选择击穿2100点挖个空头陷阱再反击,还有待观察。
本周恒指与国企指数置A股弱市于不顾,继续上周三启动的反弹,对A股反弹有带动作用。股指期货也表明有反弹迹象,但成交量的萎缩及QE3未推出,或许会对A股长期反弹不利。
港股:本周港股延续了上周的反弹趋势,恒指上涨1.74%,国企指数上涨2.44%,两者均小幅放量。从月K线来看,恒指触底反弹并在7月收出下影线很长的阳锤头(实体亦很小),基本形成了上升趋势,目前大约在19600点附近,后期如果有回调,支撑大约在18600点,幅度大约5%,若继续上涨,压力在22000点附近,有大约12%的空间,国企指数亦如此。从历史来看,恒指与国企指数对于A股有明显的领先作用,此次已先于大盘1周开始反弹,或许指引大盘展开反弹。
下图为2000年6月至今恒生指数月线图
下图为2011年10月至今恒生国企指数日线图
B股:受退市新政影响,本周ST板块与B股板块大幅下跌,成为本周大盘再创新低的主因,作为两市第一只将满足股价持续低于面值的退市条件的股票,闽灿坤B持续八个跌停,引发羊群效应,导致B股连跌,出现如此大范围下跌,不排除有机构乘势做空的可能性。
本周四、周五两天,随着闽灿坤B、建摩B、ST雷伊B、ST大路B等相继停牌为避免退市而自救(借口皆是筹划重大事项),B股恐慌下跌已经过去,周五当天沪深两市的100余只B股仅有2只下跌。自3067点以来B股屡次成为大盘下跌的先行指标,而本周末B股的企稳清除了短线大盘的最大隐患,有利于大盘的企稳反弹。
股指期货:本周股指期货持仓继续居高不下,每天平均都在6.5万手以上,多空分歧依然巨大。值得一提的是,本周三至周五连续三天,主力席位净空持仓量均在1万手以上,根据历史经验,净空持仓量在1万手以上,市场可能会出现反弹,但此后,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期指总持仓量,如果伴随着反弹,出现了大规模的总持仓量减少,即空退多进,反弹会维持(2242点反弹的成功,符合此规律)。反之,如果总持仓量未出现大幅变化,反弹很可能夭折(6月上旬反弹夭折,符合此规律)。
无论从2453至今累计353点的下跌空间,还是从5月初至今13周的下跌时间,大盘都应有象样的反弹。以弱势反弹0.382计,可反弹4-5周,目标2234, 再加上M头颈线位2242破位后尚末完成反抽。以及最近几个月月振幅最少在100点以上,因此,百点反弹可期。但三大隐患可能令百点反弹提前夭折。
综合来看,8月大盘走势依然要看成交量、期指持仓和市场平均股价三个条件。
首先,从沪市成交量来看,7月成交有喜有忧。7月成交金额12181亿,与6月成交金额12132亿持平,二者均未跌破2132点对应的地量(2011年12月成交金额为10226亿),所以大盘7月跌破2132点,可能是空头陷阱。但问题是,7月虽未创地量,但也未放量,如果大盘反弹迟迟不肯放量,比如,沪市日成交金额,若不能从400多亿大幅提升并稳定于500-600亿之上,将制约反弹高度。
其次,目前市场平均股价仍在8.9元附近(2132点底部时为7.8元),如果8月延续本周五的反弹,由于平均股价仍然偏高,中小盘补跌未完成,反弹的高度可能有限,若成交量及期指持仓配合的话,回抽2242点的颈线可能是最乐观的走势;如果大盘在维持目前400多亿的成交量情况下,将平均股价尤其是高价股调整下来,达到2132点时的水平,或许大盘会迎来真正的中期底部。
最后,股指期货总持仓要从本周每天平均6.5万手以上,大幅减少,平均一天减少三四千手,总持仓减至5万手以下,可确认阶段反弹。
今年5月份开始,沪指月线3连阴,周线6连阴,每次反弹均成为下次猛烈下跌的开始,每次创新低后抄底的资金均被套牢在上面,在现行的不对称的交易制度之下,多头似乎被空头牢牢地按在地上痛打,毫无还手之力。单单依靠市场的力量显然已难以改变目前的单边下跌市局面,市场有必要借政策的力量救市,来重建多空的制衡。本期市场热点选取市场中被寄予厚望的八大救市举措 。
目前,A股市场又来到不得不需要"救市"的十字路口。经过六七月的连续暴跌,上证指数表现位居全球主要股指的倒数第6位,前五位都是欧债风暴中心的国家市场。此前被市场人士称为“钻石底”的2132点瞬间即被击穿成为“暂时底”。统计显示,在下跌最为惨烈的7月份,A股流通市值缩水8389.52亿元,相当于上半年国内GDP总值227098亿元的3.694%,也意味着仅仅一个月的股市暴跌,就将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的幅度消磨近半,股民受到损失之惨烈可见一斑。
暂停新股IPO
极度疲软的股市,已让不少投资者失去了最后的信心。人们在极度无奈之时,往往会寄希望于救市。其中一个呼声最高的救市措施就是---暂停新股IPO。
暂停IPO之所以被市场怀有如此之高的期待,一个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新股融资对整个市场造成了资金面的压力。从2009年最新一轮的IPO重启以来,已经有超过850家公司成功登陆A股市场,累计募集资金接近了1万亿,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当中。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4年以来,A股市场新股发行曾经先后6次被监管层叫停。历史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每一次新股暂停发行的市场表现不一,但是,在暂停期间A股市场曾数次出现阶段性的大涨。
尽管暂停新股发行是呼声最高的一条,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却可能是最不容易成为现实的一条。因为证监会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新股发行不会暂停。
降低印花税和交易费
本周四,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证监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降低印花税。另外证监会负责人宣布,9月1日起证券期货市场相关收费标准再次大幅降低。
另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通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将从2012年9月1日起再次降低A股证券交易经手费收费标准,由目前按成交金额0.087‰双向收取下调至按成交金额0.0696‰双向收取。
此前,证监会已两次降低收费标准,预计全年可减轻投资者成本155亿元。一些市场人士表示,此前股市的很多利好政策只是停留在口头,而印花税下调确是实实在在的“救市政策”,一旦落实,会对股市构成中长期利好,进而带动市场走出一波反弹行情。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降低经手费,甚至下调印花税有助于短期推升股指,但要使投资者对A股市场彻底恢复信心,管理层还需要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上下“实实在在”的功夫。
统计显示,上一次管理层下调印花税要追溯到2008年4月24日,次日上证综指出现报复性的9.3%涨幅,然而从后市情况来看,印花税下调并没有改变A股走向漫漫熊途的命运。
推出平准基金
其实在2008年下半年A股陷入低迷时,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各种平准基金救市的传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平准基金入市被搁置。
平准基金之所以被市场赋予救市期望,在于其自身所特有的 “干预“作用。平准基金是指,政府通过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这种基金可以通过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用以稳定证券市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中国证监会吉林证监局前局长江连海等一批学者和专家呼吁建立平准基金。
在历史上,日本、韩国、台湾、美国都有设立平准基金来稳定股市的先例。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平准基金推出后短期效果明显,但是并没有改变长期趋势。只有香港设立的平准基金救市较为成功。1998年,索罗斯等一批批国际炒家以香港联系汇率和香港股市为狙击对象,香港特区政府随后启用了平准基金。截至2001年,香港特区政府之前动用的外汇基金尽数回笼,同时还赚取了1100多亿港元。
目前推出平准基金面临三道坎:一是可能会造成新的政策市;二是能不能用全体纳税人的钱去救助证券市场投资者;三是操作上的问题,如资金来源、介入时机、如何退出等。
延迟大小限解禁
长久以来,“大小限“解禁给A股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一方面,IPO不断扩容,市场融资规模越来越大,“大小限“基数也将随之不断增加,等到限售期满,相当数量的公司首发股股东选择减持套现,给资金面本来就不宽裕的A股市场带来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A股市场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投资者已将 “大小限“解禁当做较大的利空,其心理已经受到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回顾2012年1月的2132点和2008年10月的1664点两次阶段性大底,在股市底部探明之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的“追加限售承诺“亦频繁出现过。
不难看出,每当大盘经过长时间的下跌,特别是公司股价急速下行时,投资价值开始凸显,在这个时候,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便开始追加限售承诺,以力挺自家公司股价。大多数情况下,公司股东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彰显自己对公司的信心,并把积极的信号传达给市场和投资者。
破净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增持
截至7月31日收盘,两市已有71家公司"破净",破净个股中总市值超过100亿元的就有21家,占比近三成。
陕西创赢投资董事长崔军本周向浦发银行等5家破净银行发函,要求银行用自有资金回购股票然后实施注销,以此提振股价。崔军认为,“在我看来这是最好的救市方法。银行股股价一回升,市场信心自然就起来了。”
“在市净率已经如此低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无论从自身出发,还是从保护持股股东权益出发,如果现金情况允许,都应该考虑回购股份。”本周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对于已经破净的公司,有增长潜力、有资金条件的,更有义务来办这件事情。
另外有证监会负责人表示,“回购股票没有任何法律障碍。监管部门支持、鼓励现金条件许可的上市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也支持大股东增持。”
此前,证监会为了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和大股东增持,正式下发《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及第六十三条的决定》,将持股30%以上的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股份的锁定期从12个月降至6个月,以进一步鼓励产业资本在合理价位增持股份。同时,为了便于大股东增持,此次修改还对一些行为的行政许可予以取消。
上市公司将回购的股份注销后,公司总股数降低,导致每股对应的盈利水平增加,使得股票内在价值得到提升,保护了股东的利益。进行股份回购表示公司管理层认为二级市场股票价格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公司股价被严重低估。回购行为将上市公司的认知传递给市场,对稳定股票价格,增强投资者信心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转融通业务推出
近日,有媒体从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获悉,启动转融通试点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推出转融资和转融券业务的条件基本成熟。目前,证金公司75亿元注册资本金已全部到位,预计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规模可达750亿元,这将为市场持续注入流动性。
此前,交易所、中登公司、证金公司及前三批25家具备两融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积极开展转融通业务试点准备,并已进行了三轮联网技术系统测试。证金公司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转融通业务规则及配套细则已起草完毕,技术平台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这意味着中国即将进入个股“买空卖空”的新时代。
据悉,2010年3月融资融券业务推出以来,目前投资者已开立信用证券账户62万户。交易上,则以融资买入为绝对主力。启动转融通试点以后,估计转融资业务占比仍将大于转融券业务,有利于为市场注入资金,进一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另外,转融通对证券公司将是利好,多了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指出,转融通的推出是一把“双刃剑”,转融通可以增加二级市场证券的供给,同时也可以增加资金的供给。相比较而言,在熊市之中,由于大小非的减持,市场中所获得融券的机会要大与融资买入的机会。
因此总的来说,转融通对市场的影响应该是有限的,市场涨跌主要还是按照其原来的运行规律运行。
改变目前不对等交易制度
目前的A股存在着不对等的交易制度,例如现货的T+1和股指期货的T+0不对等,以及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对于中小散户而言较高的门槛,因此有专家建议取消目前的不对等交易制度。
目前中国股市中实行T+1交易制度,而在股指期货却实行T+0交易制度,现货和期货的交易制度的不匹配使得投资者处于被动的地位。一些专家认为,此制度一是不利于市场投资者及时规避投资风险;二是极大降低了股票市场资金使用的效率,降低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性;三是不利于股票市场的活跃;四是与股指期货T+0交易不能匹配。
李振宁认为目前的涨跌停板制度也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制度。李振宁认为,如果股票基本面有问题,一步跌到位和跌三个跌停板没有任何区别。当初深市开市的时候,因为惧怕股市下跌,因此规定每天只能跌1%,结果深成指从100点一直阴跌到45点。而最后取消涨停板,深成指反而上去了。其实如果放开跌,股指一下子从100点跌到80点之后就有人抄底。而涨跌停板制度是钝刀子割肉,结果导致抄底意愿不强。另外,当天抄底的资金次日遭遇下跌又得割肉,其实加大了做空的力量。
退一步讲,如果不能取消涨停板制度,考虑到当前市场已经非常羸弱,出于稳定市场需要,监管层是否也能出台相关规定,对基本面较好的上市公司实施非对称涨跌停幅度制度比如在目前市场极度低迷期,对非ST个股实施涨停10%及跌停5%的比例限制,限制盲目杀跌行为,增强市场信心。同时逐步推出绩优蓝筹股T+0交易试点,比如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试点T+0交易,真正起到扶优限劣作用。另外可以加大对于股指期货中做空者的保证金比例,这样就限制了做空力量,有利于稳定当前的市场。
承诺国际板推出延后
近两年,每当市场上出现关于推出国际板的传闻,A股就如临大敌,最终以猛烈的下跌来回应。
7月13日,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国际板还处在制度设计、方案论证和规则制定阶段,何时推出还没有时间表。但是这仍然没有化解股民心中的恐惧,由于没有时间表,使得这一悬疑就好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挂在投资者的心头。
因此有股民建议,证监会能否作出承诺在若干年之内不会推出国际板。这样就可以使这一定时炸弹可以被延后引爆,不会对目前原本虚弱的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
导致我国A股投资者谈“国际板”而色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问题我国的A股价格一直高于国外成熟市场,因此,一旦很多跨国公司的股票进入A股,A股市场必然下跌。另外国际板的推出将会使分流A股市场中的资金,使原本缺血的市场雪上加霜。